姜奕楠
摘要:博物館陳列設計是博物館的一項基本工作,科學的對博物館陳列設計,是對展品的科學展示的體現,能夠吸引參觀者,對展品的現實意義的有限展示。博物館陳列設計的風格沒有固定的模式,設計風格是一個多元化問題,需要根據陳列設計展品選擇合理的陳列設計風格,能更好的吸引參觀者,實現陳列設計的意義。本論文主要從博物館陳列與陳列設計、博物館陳列設計及其特征、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的多元化策略進行闡述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的多元化問題研究,希望為研究陳列設計風格多元化問題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多元化問題研究
陳列設計發展的趨勢是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可以說,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模式,很難找到兩個在現代設計上完全相似的國家和地區,影響到設計的因素,比如經濟、市場、文化、歷史傳統等等,因國家和地區而異,按照具體情況發展自己的設計體系,不但是應該的而且是必然的。
1博物館陳列與陳列設計
博物館陳列指的是博物館的傳統陳列,陳列設計指的是現代化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館多元化的陳列設計是對傳統陳列的繼承與發展,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博物館陳列設計在博物館陳列的基礎上增加的內容不僅僅是“設計”二字,它們還存在很多的不同。
2博物館陳列設計及其特征
2.1功能與形式
“功能就是形式”,現代主義認為只要功能好的設計形式就好,一個能完美地表達展示功能、結構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人們就會理解接受。因此,現代主義醉心于形式體現內部空間構成的合理性,結構的邏輯性和材料的自然性,實際上,現代主義的形式是純粹功利或功能的真實反映。
2.2一體與多元化
當今社會文化是具有一體化和多元化的雙重性質。所謂一體化是指現存的各種文化子系統間相互擴散、滲透,經過社會生活的過濾,各自又融人了新的文化形態,生成了越來越多的人類共同文化意識和文化現象。所謂多元化,是指經過濾化了的各種文化傳統在適合當代人需要這一更高水準上,又保存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從而構成了一個多元的文化世界,這種雙重性質引起了傳統基因與現代元素的重新組合構成產生了“多元的形式”。
2.3清晰與虛擬
清晰與虛擬的關系不是絕對的,是發展的,存在著時空上的轉化。某一個時期清晰明確的形式,在另一個時期可能含糊不清,在某一個地方含糊的概念,在另一個地方卻一目了然,因此,在設計中我們要考慮到設計語言的復雜性,關聯性,以及熱門心理和社會的因素。總之,所謂虛擬的設計方法并不是設計者故弄玄虛,它不是盲目被動的,是有意識的,清晰已知的。
2.4高雅與通俗
陳列設計者經常使用的陳列手段是直接和間接,直接的是指讓文物自己說話,只要把文物正身放置好,作為藝術品的文物自身就有許多信息可供觀眾自己解讀。間接的指通過其它手法(如烘托、渲染、隱喻的等)來揭示文物或展覽的主題和內涵,隱喻的特征是暗示隱喻性的符號可分為兩個層次,有的較淺顯,通俗易懂。有的隱喻暗示性含混隱蔽,它比較高深專業化,可能讓人費解,不經解釋單憑想象是難知其究竟,不易產生直接的聯想。
3博物館陳列設計風格的多元化策略
3.1把握陳列主題
博物館一般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類。社會科學類博物館在進行藝術創造時一定要最大程度地尊重歷史,不要通過過分地虛構情節來營造美感,而是本質地反映歷史物品或事件的原委,讓歷史的美自然流露出來。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一定要做到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真實地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突出人類對自然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其次,藝術類的陳列設計要通過藝術事物來揭示美的本質;科學類的陳列設計要通過人類科學發明創造成果來普及科學知識。總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是不同的,這便需要準確地把握陳列主題。
在把握陳列主題的過程中,陳列內容和陳列形式缺一不可,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沒有內容的陳列是不存在的,沒有形式的內容也是蒼白無力的,在藏品柜里的文物的表現力永遠不及展廳陳列的文物的張揚有力。同一個陳列項目,用不同的陳列形式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同一陳列形式,以不同的內容來填充,也會收獲不同的感受。總之,陳列內容和陳列形式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相互影響,不可分割,它們是把握陳列主題的一雙翅膀,失去任何一個都會導致陳列設計失衡。
3.2滿足實用功能
在進行陳列設計時,一定要滿足使用功能,滿足陳列設計物質功能需要,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技術、高層次、大場所、新材料的大制作,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博物館產品的特性,選擇適合它們展出的方式進行設計,切記盲目地追求藝術性、設計感,最后卻失去的最重要的東西—真實性。
3.3保障展出安全
保障展出安全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保障展品安全,另一方面是保障人員安全。要明確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要做好預防工作和應急工作,加強防盜、防火、防震的技術防控。設計師們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應該最大限度地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并且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規劃。
總之,博物館的陳列語言需要理想的博物館陳列設計來實現,這是一個艱難而又漫長的探索過程,需要更多有探索精神、設計精神、奉獻精神的人加入。
參考文獻:
[1]烈士紀念館陳列設計構思[J].薛博超.才智.2016(12)
[2]淺談紀念館陳列設計的發展[J].劉超.赤子(上中旬).2016(17)
[3]淺議博物館的陳列設計藝術[J].張才紅.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04)
[4]論博物館的陳列設計藝術[J].張文玲.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01)
[5]陳列設計藝術空間淺論[J].劉險峰.文學界(理論版).201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