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建
摘要:文化建設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機遇期。深入農村調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分析出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旨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調查報告
為了更好地了解遂昌縣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促進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在結合日常工作的基礎上,深入縣城和有關的鄉鎮、村,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一、遂昌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還較為落后
我縣是麗水市貧困山區縣,文化設施較為落后。近幾年來,我縣經濟增長較快,但文化事業沒有能夠與經濟發展同屏共振??v向相比,我縣縣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橫向相比,與麗水市一些縣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我縣“三館”建設推進緩慢,連基本的排練場地都沒有;圖書館、文化館面積狹小、設施陳舊、內部設施遠遠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均達不到省級最低標準。為搞好我縣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發展規劃,近期,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強縣的戰略目標,并對縣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總工會等設施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正在籌建中,扭轉了我縣原文化設施陳舊的局面。同時也活躍和豐富了我縣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我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地位還有待提高
目前,我縣2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已相繼投入使用,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鄉鎮文化員專職不專干情況比較突出,全縣文化員中,絕大多數文化員被鄉鎮聘用從事行政或駐村工作,本職文化工作卻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影響文化站正常運行。鄉鎮文化站專業人才缺乏,加上主管部門業務培訓少,在職的基本是八、九十年代轉正的農村招聘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人才青黃不接,工作缺乏活力。二是無錢辦事。由于管理和運行經費不足,導致鄉鎮文化站運行困難,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難以保障群眾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三)村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
全縣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參差不齊。受經濟社會條件的制約,一方面,經濟發展基礎好的鄉鎮、行政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如人口相對集中的妙高街道、石練鎮、北界鎮、安口鄉等幾個大的鄉鎮的行政村室內室外活動場所就較為完善,群眾文化生活開展得較為豐富,群眾對文化生活也較為滿意;另一方面,經濟落后的地方,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就較為落后,文化活動缺乏人氣,文化氛圍還不夠濃厚,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四)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雖然我縣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總量在不斷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關配套措施滯后,導致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部分已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率不高。農家書屋建成后,圖書出版物及報刊雜志更新不到位,圖書管理員的待遇無資金來源。由于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圖書的借閱率不高。導致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一是部分干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對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等現象;二是受經濟條件制約,財政用于文化事業的投入增長比較緩慢,縣鄉財政對公共文化投入力度不足,投入的正常增長機制尚未形成。
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凝聚共識,充分認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是實現我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物質基礎,更是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必要條件??h委、縣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堅持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強化縣、鄉鎮、村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四個全面”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樹立科學發展、統籌發展、均衡發展的思想,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認識上到位、措施上落實。要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營造推動我縣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全縣應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的思想,在繼續推進縣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自覺兼顧鄉村普及性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根據城鄉發展規劃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滿足重點人群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對象的設量上,要重點關注弱勢或困難群體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和基本文化需求的滿足。這就意味著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重點必須下移。必須擴大公共財政覆蓋面,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文化服務的薄弱領域,不斷加大對重點支出項目的保障力度,向困難地區、困難基層、困難群眾傾斜,不斷改善弱勢或困難群體的文化生活條件,最終滿足全體人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發展,讓全體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三)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要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流程
進一步改變原有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自上而下”為主的決策機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鏈,不斷改善供給環節,優化供給流程,提高公共文化資源供給水平。一是要大力看著公共文化資源的需求調查,在政府主導的框架內,突出“按需供給”的理念,構成政府主導與民眾需求相結合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機制。二是構建公共文化資源庫。根據不同區域民眾的文化需求特點及文化資源優勢,積極進行公共文化資源的梳理、分類與結合,建成適合各地特點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資源庫。三是要優化配送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文化資源配送體系,優化配送流程,確保公共文化資源運行有效、配送到位。根據人口密度與布局建立不同級別的“文化資源配送服務點”,對接上下游的公共文化資源,實現網點的點對點直接配送,確保高質量的文化資源能夠及時、快速地抵達服務對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