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目前,我國農村文化站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資金緊張、人員隊伍建設不當及社會發展不對應等問題。因此,對于農村文化站的建設,應加強財政資金支持,提升人才隊伍建設能力,發展與時代與社會環境相對應的特色文化,從而更好的服務農村文化生活。
關鍵詞:精神生活;文化隊伍;特色文化
我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頒布了一系列的促發展政策,力求促進農村經濟和文化的整體大進步。搞好農村文化站的建設對推動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我國農村人口眾多,提高這一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對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而且,文化站的文娛活動可以豐富農民的閑暇生活,增加他們的糧食生產知識,促使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豐富起來,對國家經濟和文化的整體發展都具有促進意義。
一、農村文化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文化站建設的口號喊的非常響亮,但是在實際運行中還是舉步維艱,很多現實問題擺在眼前,阻礙著文化站的發展步伐。
一是,建設的資金緊張。搞好農村文化站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作保證,可是目前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資金的支持,在經濟收入和文化提升中不能平衡。文化活動需要有場地、有器械、有教材,這些條件不能滿足,那么文化站建設很難進行。
二是,建設隊伍中沒有得力干將。在農村服務的工作人員大都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在文化站的建設中發揮的力量很薄弱,再加上平時的工作量已經很大,沒有太多精力去研究文化站建設問題。文化站的建設不是寫寫大標語,喊喊大口號就可以的,它需要人們走入農民群眾隊伍,用實際行動去感染他們。
三是,文化站建設沒能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如今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各家各戶都安裝了網絡,通過新科技,農民們得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而文化站的建設連最基本的基礎設施都不能健全,別提利用信息網絡來發展,對農民沒有吸引力,很難推動文化站的發展。
二、農村文化站的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財政支持,平衡資金利用
農村文化站的建設需要領導的重視和財政的支持,領導的思維觀念需要更新,不能光是頒布政策,發號施令這些不疼不癢的舉動,而是要真抓實干,有所作為,將文化站的建設真正的實施起來。財政資金的支持更是不可缺少的條件,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我國的農村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是不可忽視的,但是也要清楚,文化的建設勢不可擋,只有農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農村整體的發展也會快速前進,文化的建設是軟實力,對經濟的發展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政府部門一定認清現狀,不要顧此失彼,平衡利用資金投入項目,促進文化站的建設開展。
(二)組建高質量的人才建設隊伍
農村環境條件沒有城市好,待遇也很差,導致大量人才的流失,在農村服務的工作人員整體質量處于低水平狀態,這對文化站的建設起不到積極作用。所以,組建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是當下發展的重要工作。提高農村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給予正式的工作編制,讓他們能夠有生活保障,和內心的穩定和安全感。提供上升學習的機會,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到文化站發展先進的農村學習交流,取長補短,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讓他們覺得農村就是家,農民是自己的家人。此外,制定嚴格的晉升制度,對于真正奉獻,甘于服務的工作人員要適當提拔,而對于做表面功夫,起不到積極作用的工作人員要提出批評,不改正者堅決踢出文化站建設的隊伍,讓有能力的人競爭上崗。
(三)發展特色文化,努力創新建設
農村文化站的建設需要懂得利用當地的發展優勢,推動特色文化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特色文化,要將文化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擁有最基本的文化活動場地。比如,農民們學習的培訓教室、農村留守老人的活動中心、特色文化發展的展廳等等。而且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多讀書多看報是沒有錯的,所以農村文化站里也要有一個圖書館,但是這個圖書館不一定是現場式的。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網絡,在文化站的網站里創建一個網絡圖書館,農民家里有網絡的可以在家里隨時查閱,沒有網絡的可以到文化站的閱讀室查閱。另一方面,努力將本地的特色文化創建自己的品牌,這樣有助于提升整體的文化品味。利用本地的生產優勢,可以舉辦一些文化節,比如采摘節就很好的推廣了自己的品牌,還可以促進大家的交流和學習,達到共同的提高。
總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農村文化站的建設需要多方資源的支持,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農村文化站需要有實干、有魄力的人才來帶領,增強文化站的內涵和魅力,不僅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建設中,還要吸引農民喜愛文化站,通過這樣一個好的平臺,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識,更好的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勝利。
參考文獻:
[1]沙曉峰,對加強農村文化站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新西部,2016(12)
[2]唐美章,新形勢下加快文化站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5(09)
[3]陶海英,關于農村文化站生存與發展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