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王波是來自寧夏鄉村的90后小伙子。2010年,他考入鄭州大學法學院,讀大二的時候,王波像許多小伙子一樣,對汽車知識產生了興趣。有一次,他在網絡瀏覽時發現,全國各地的汽車4S店,關于同一款同配置的汽車,報價均不一樣,有的差價高達幾萬元。
王波覺得這里面藏著商機,如果能幫顧客們還價,讓顧客們省錢,然后從中收取適當的傭金,這樣,顧客和銷售方以及自己就都能有利可圖,豈不是皆大歡喜嗎?王波決定一試。當年,在第四屆鄭州國際車展上,王波就用40塊錢的成本打印了很多小廣告,在會場上見人就散發,廣告上印刷著的宣傳主題是:“你買車,我砍價。”沒想到,當天就有一個男子聯系王波要購買一輛10多萬的轎車,王波軟磨硬泡幾個鐘頭,成功讓銷售商再次砍掉4000元,但遺憾的是由于只是口頭約定,客戶最終假裝放棄購車而拒絕支付傭金。因為第二天一早,就有知情人告訴王波,那個客戶一離開之后就讓4S店送車過去了。
這次損失讓王波開始完善自己的服務,和顧客在購車前就簽訂協議,只要低于某個價格,就算是客戶臨時放棄購買也必須要支付相應的傭金。此后果然一試就靈,在陸陸續續接了幾單小業務后,一次,鄭州一家地產公司的老板要買車,打電話叫王波去面議,在此后的三個月里,王波幫助這個老板在鄭州和北京、唐山等地共購買了4輛越野車,王波還價后的總價比對方自己還價后的總價要低43萬元,按照傭金比例,他一舉賺到了12萬元。短短三個月時間,王波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每逢有車展,王波就帶人參加,發傳單、送小廣告,業務量越來越大,名聲也越來越響。到兩年后大學畢業,他已經是個十足的“百萬富翁”。畢業后,王波就在鄭州市區租了辦公室,成立了自己的“還價公司”,并且聘請了好幾名業務員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一邊繼續開展汽車砍價業務,一邊牽線搭橋,幫助一些汽車銷售公司尋找便宜車源。
時間一長,王波在汽車砍價行業里做得風生水起,也積攢起了很多人脈關系,當為客戶還價時,他會直接找銷售經理或更高領導去談,因為這些人的降價權限更大,通常更有權利直接讓出最低銷售價,更何況如今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很多4S店都有特定的銷售任務,重壓之下,很多4S店為了薄利多銷,就會作出部分讓利,而王波手中的客戶資源,則可以給4S店帶來更大銷量。
現在,王波的個人事業已經非常穩定,不僅在鄭州這樣寸土寸金的省城大都市購置了自己的兩套房產,而且公司也拓展了經營范圍,不僅從事購車還價服務,還做起了二手車銷售業務,年經營額在500萬元以上。每次人們稱贊他的“幫人還價賺大錢”的創業智慧,他都會這樣既謙虛又客觀地說:“有什么智慧可說呢?我只不過把別人用來打游戲的時間,用來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罷了!”
(摘自《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