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玲 胡楊 楊娟 葉麗琴
【摘要】 目的 探討頭低臀高側臥位在肛腸手術中的應用。方法 400例肛腸手術患者, 根據住院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00例。對照組手術時采取常規側臥位;觀察組手術時采取頭低臀高側臥位。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體位擺放時間、患者舒適度及護士滿意度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χ2=1.21、1.05、0.93, P>0.05)。兩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及主刀醫生操作舒適度、助手舒適度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χ2=14.92、35.09、4.89, P<0.05)。結論 在肛腸手術中采取頭低臀高側臥的手術體位, 體位擺放操作時間短, 患者在術中無明顯不適感覺, 而且醫護操作滿意度高, 為一種有效的體位,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頭低臀高側臥位;肛腸疾病;手術體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40
肛腸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 治療方法較多, 但常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以期達到更長效治療效果, 提高生活質量。肛腸手術過程中, 患者常采用截石位或常規側臥位, 這兩種體位各自存在一些缺陷。2016年1~12月本院選擇400例肛腸手術患者根據住院號分為兩組, 分別采取頭低臀高側臥位和常規側臥位進行手術,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效果顯示采取頭低臀高側臥手術體位優于采用常規側臥手術體位。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12月于本院接受肛腸手術治療患者400例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43例, 女157例;年齡19~84歲, 平均年齡52歲。疾病種類:混合痔242例, 肛瘺96例, 肛周膿腫62例。腰硬聯合麻醉218例, 局部浸潤麻醉182例。入選標準:擇期手術;患者配合手術, 無嚴重基礎疾病。根據住院號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00例。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患者體位擺放根據病變部位決定取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 先將兩個擱手板同時放于手術床一側, 分別用于放置患者手臂及屈曲的雙腿。臀部下移至手術床上2/3與下1/3交界處, 將手術床下1/3腿板取下, 然后將手術床面搖成頭低臀高20~30°, 患者背部放固定器防止患者后傾, 頭部墊薄枕。
1. 2. 2 對照組 患者體位擺放根據病變部位決定取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患者雙腿屈曲放于手術床右側或左側的方桌上, 雙手自然放于胸前。臀部下移至手術床上2/3與下1/3交界處, 將手術床下1/3腿板取下, 頭部墊薄枕。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體位擺放時間:開始擺放手術體位至達到上述要求所需時間。②患者舒適滿意度:患者術中體位有無不適, 有無移動等情況。③護士操作滿意度:巡回護士根據體位擺放是否便捷, 是否感到勞動強度下降作出評價。④手術操作時間:在不同體位下完成手術所需的時間。⑤主刀醫生操作舒適度:對手術體位是否影響手術視線, 手術中是否因彎腰弓背而感到不適進行評價。⑥助手操作舒適度:對術中患者是否后傾需要抵擋而影響手術配合進行評價。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體位擺放時間、患者舒適度及護士滿意度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χ2=1.21、1.05、0.93, P>0.05)。見表1。兩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及主刀醫生操作舒適度、助手舒適度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χ2=14.92、35.09、4.89, 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體位是指術中患者的位式, 由患者的臥姿、體位墊的使用、手術床的操縱三部分組成[1-3]。手術體位安全是手術室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 正確、安全、合理的手術體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環節之一。科學的手術體位擺放要求將患者安置在既符合手術操作要求, 又不過分妨礙患者生理功能的位置, 同時提高患者舒適度, 減少并發癥發生[2, 4-6]。
在肛腸疾病的手術治療中, 截石體位或常規側臥位是手術操作經常采用的體位。然而截石位由于暴露整個會陰部, 患者個人體驗差, 部分患者自覺害羞, 特別是女性患者往往覺得難以接受, 需要醫生和護士的解釋和安慰后方可配合[3], 而且截石位擺放耗時長, 體位擺放用物多, 擺放不當容易造成神經損傷等并發癥。擺放截石位時由于下肢抬高可使回心血量增加;而當下肢突然放平時, 回心血量降低, 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大 [4, 7]。側臥位克服了截石體位的擺放缺點, 減輕了患者的羞恥感, 使得患者易于接受。
頭高臀低側臥位較之常規側臥位雖然增加了手術床面傾斜度的調節和在患者背部安裝固定器, 使得體位擺放時間有所延長, 但固定器的使用避免了術中患者身體的后傾, 同時患者背部有固定器支撐使得患者術中更加放松, 減少了體位的移動, 增加了體位的安全性, 從而減輕巡回護士的工作壓力, 提高了護士工作滿意度。而且頭高臀低側臥位在擺放時間上與常規側臥位擺放時間相同。合理擺放手術體位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術者手術操作的舒適性, 這也是手術室優質護理的重要部分[8-10]。
肛腸手術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 加之在手術操作過程中肛門鏡的使用, 使得手術視野狹窄, 常規側臥體位下手術野同術者視線間存在落差, 為看清術野主刀醫生常常需要彎腰弓背進行操作, 手術時間長往往造成手術醫生肩背部疲勞, 常常要挺直腰背部緩解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 而進一步延長手術時間。
采用頭低臀高側臥位進行手術操作, 患者臀部抬高, 身體呈20~30°斜坡位, 與手術者視線一致, 避免手術視線的落差, 手術者術中無需彎腰弓背, 減輕術者手術時肩背疲勞, 提高舒適度, 縮短手術時間。同時在手術床一側患者背部安裝固定器, 避免了患者不自覺的后傾, 維持了手術體位, 減輕助手壓力, 集中注意力配合手術, 縮短手術時間, 提高了手術效率。
總之, 在肛腸手術中采取頭低臀高側臥的手術體位, 該體位擺放操作時間短, 患者配合在術中無明顯不適感, 同時醫護操作滿意度高, 為一種有效的體位,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魏革, 劉蘇君, 王方. 手術室護理學. 第3版.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6:31.
[2] 柴艷紅, 賈麗娟, 張紅梅, 等. 側臥位手術體位擺放研究進展. 護理研究, 2014(28):3336.
[3] 李莉. 3種體位在肛腸手術中的運用比較. 當代護士(旬刊), 2011(10):75-76.
[4] 張秀華, 史忠良, 劉麗, 等. 不同手術體位對老年肛腸手術患者舒適度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4(8):3020.
[5] 楊偉玲. 頭低臀高側臥位在肛腸手術中的應用探討. 中外醫療, 2013, 32(15):91.
[6] 康慧. 體位改良在肛腸手術中的應用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5(11):1583-1584.
[7] 劉艷, 蘇青, 趙蘭紅, 等. 手術室護理應用不同體位配合肛腸手術的效果分析. 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7):78.
[8] 朱紅, 苑景. 改良側臥位在肛腸手術中的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2(6):46.
[9] 鄂毅. 肛腸手術中俯臥折刀位與截石位的比較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3):312-313.
[10] 岑琴. 肛腸患者手術體位與術野暴露. 醫藥前沿, 2012(31):33-34.
[收稿日期:2017-0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