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勇+趙朝文+黃宇麗
摘 要:萬千969是廣西萬千種業有限公司利用自選自交系H-82作母本,自選自交系H-48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玉米單交種。該品種具有高產、優質、高抗、耐瘠、適應性廣等優點。
關鍵詞:玉米新品種;萬千969;選育;栽培技術
玉米是廣西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是山區和桂西北農民的主要口糧,也是畜牧業產業賴以發展的重要飼料來源。近年來,全區玉米播種面積約45萬公頃,產量約為3300kg/ h㎡。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業產業發展,對玉米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玉米新品種的高產、優質、高抗和適應廣等優點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公司采用雜交育種方式,選育出高產、優質、高抗、耐瘠、適應性廣的玉米新品種萬千969。2017年6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桂審玉2017010號),可在廣西全區種植。
一、選育經過
玉米新品種萬千969是廣西萬千種業有限公司用自選自交系H-82作母本,與自選自交系H-48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玉米單交種。母本H-82是用DK007與Suwan硬粒綜合種雜交組成選系基礎群體,選優良單株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H-48是以從國際玉米改良中心引進的外引系P546(屬Tuxpeno種質)與Mo17雜交,又用P546回交一次作為基礎材料,選優良單株連續自交6代選育成的自交系。
二、產量表現
2015年廣西玉米區域試驗,春季平均產量7867.5kg/ h㎡,比正大619(對照,下同)增產12.4%,增產點次100.0%。秋季平均產量7947kg/ h㎡,比正大619增產20.2%,增產點次100.0%。2016年春秋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011.5kg/ h㎡,比對照正大619增產12.9%,增產點次100.0%。
三、特征特性
1.農藝性狀
生育期春季平均108d,秋季平均105d,幼苗長勢中,后期田間評定中,株型平展,成株葉片數18~22片,株高258cm,穗高108cm,穗筒型,籽粒黃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觀中,軸色白色,穗長17.7cm,穗粗5.14m,禿頂長1.8cm,穗行幅度12~20行,平均穗行數16,平均行粒數33.7粒,單穗粒重135.9g,日產量4.83kg,百粒重33.1g,出籽率82.2%,空稈率0.2%,倒伏率0.5%,倒折率0%,雙穗率0.7%。
2.抗性
田間調查大斑病1~5級,平均2.2級,小斑病1~3級,平均1.5級,紋枯病9.8%,粒腐病2.4%,莖腐病0%,銹病1~7級,平均2.3級,青枯病0.3%,絲黑穗病0.0%。抗性鑒定結果:感大斑病,感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穗腐病,感銹病,中抗莖腐病。
四、栽培技術
1.及時整地
抓住降水有利時機,根據地塊水分狀況及時整地,要求做到二犁二耙,深度25cm以上,達到深、松、碎、平、凈,為玉米一播全苗打好基礎。
2.精細播種
(1)適時播種:適宜播種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
(2)放足基肥:施農家肥7500~9000kg/ h㎡或復合肥750kg/ h㎡。注意做到種、肥隔開,以防影響種子發芽和出苗。
3.合理密植
采用單行雙株或雙行單株種植,一般情況下,土壤肥力中上的地塊種植48000株/ h㎡左右,肥力較低的地塊種植42000~45000株/ h㎡為宜。
4.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播種至拔節階段)。
查苗補苗:補種或補苗在3葉前進行,若是補苗的要單施水肥1~2次;在玉米幼苗3~4葉時進行間苗,5~6葉定苗。
攻苗肥:玉米定苗后進行,施尿素225kg/ h㎡,鉀肥150kg/ h㎡ ,并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小培土。
防治病蟲害:主要防治鐵甲蟲和地老虎等危害,可以采用人工捕殺或撒毒餌等進行防治。
(2)穗期管理(拔節至抽穗階段)。
攻苞肥:掌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前7~10d)施尿素375kg/ h㎡或碳銨750kg/ h㎡,鉀肥225kg/ h㎡,并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大培土。
防治病蟲害:穗期主要有玉米螟、蚜蟲、大小斑病和紋枯病等危害,注意田間觀察,在病蟲發生初期進行藥劑防治。
5.適時收獲
一般在苞葉變黃后應及時收獲,以防因雨水過多造成爛粒或爛 苞,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孟建,祝宏,宋艷霞,劉鈞.玉米新品種恒玉398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世界,2014.3:55-56.
[2]商勝東,鄒志瓊,雍濤.雜交玉米新品種“新中玉801”特征特性與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1033:148-150.
[3]覃德斌.廣西山區玉米的品種選擇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2006.7(25):109-110.
[4]石達金,張玉,范繼征,文仁來,程偉東,閏飛燕.玉米品種桂單0810高產配套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2014.8.
[5]吳全清,伍豪,班兆丹,鐘騰達,劉百龍,周行.玉米新品種萬川1306的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2015.10:8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