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
摘 要:互聯網+時代,農業發展策略必須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基礎上做出調整,與互聯網相連以打造新型的農業產品銷售渠道,從而促進農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以互聯網+思維,探討農業發展的五大方向,以“破舊立新”的新型商業發展眼光重新審視傳統農業的現代發展之路,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五大方向
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前景都被擴大,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銷售成本,本文從資本注入、改造傳統、網絡全面下鄉、網絡升級和扎根農村五個方向上探討傳統農業的現代發展之路。
一、資本注入,強力打造農產品品牌
1.宣傳資本的投入,擴大消費群體
加大宣傳的目的是擴大消費群體,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農業市場在互聯網中的發展,宣傳資本的投入是農業發展前期必要的資本投入,借助廣告、媒體、網絡的力量,快速吸引消費者眼球。
2.種植資本的投入,革新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必要基礎,種植資本的投入目的也在于此,借助資本的力量,大量的種植技術被引入農業生產過程中,任何一項種植技術的革新都可能為提升農產品質量注入新的動力。
3.銷售資本的投入,打造一體化銷售渠道
銷售資本包括運輸、存儲、分銷等各個環節,資本的大量注入,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體化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為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拉起一條堅固的經濟鏈條,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也正是迎合銷售成本而產生的。
4.售后資本的投入,提高市場服務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注重的不再只是產品質量,市場服務質量的好壞有時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從而決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售后資本的投入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的,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持續穩定的擁有特定的消費群體。
二、改造傳統,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線下體驗
1.優化傳統種植環境
傳統的種植環境是阡陌縱橫,農民在田間地頭里勞作,所到之處全是泥巴,根本沒有其他的落腳之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線下體驗將成為現實,而優化傳統種植環境正是迎合消費者心理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環境好了,消費者才會樂于體驗。
2.采取生態化種植方式
生態化種植方式就是要求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進行農產品種植,以確保農產品質量。調查顯示,農產品市場中,無公害農產品要比用藥產品的價格高出1倍甚至是幾倍。互聯網+時代下農產品生產企業要增強用戶的線下體驗,就必須提高產品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
3.線下體驗注重以人為本
互聯網時代下,運營模式的多樣化會導致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即“我們賣的既是產品,我們賣的也不是產品”,這樣的運營模式應用到農業中,就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例如生產者通過建立生態果園,邀請消費者進園采摘,雖然賣的是產品,但賣的也是一種服務,即消費者的采摘樂趣。
三、網絡全面下鄉,涉農渠道借助互聯網升級
1.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學會使用網絡
農業要進入互聯網市場,其生產者(主要是農民)就必須學會用網,網絡全面下鄉不僅僅是指將整個農村覆蓋上網絡,更重要的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讓他們學會使用網絡,這是農業在互聯網+時代下發展的根本基礎。
2.培養農民的互聯網思維
農民在學會用網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培養起互聯網思維,即改變其傳統的交易觀念,并讓其接受O2O的電商運營新模式。當然,互聯網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需要專業的運營團隊步步滲透,又需要農民自身的刻苦學習和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多渠道化的銷售知識灌輸
互聯網+時代為我們開辟了更多的銷售渠道,銷售技巧和知識也更加豐富,只有讓農民進一步了解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銷售模式,才能讓他們建立起多渠道化的銷售思維。
四、網絡升級,電商入駐農產品市場
1.在農民群體中加強電商宣傳
在如今的農村,老一輩的農民并不知道電商的強大,即使自己的生活受到了電商的影響,也絲毫沒有察覺,因此,為強化農民的互聯網思維,就必須要在農民群體中加強電商宣傳,讓電商盡快入駐農產品市場。
2.幫助農民熟悉電商規則
電商畢竟是借助網絡力量的新生事物,其潛在的信用交易風險時時存在,只有幫助農民熟悉電商規則,才能讓其在交易過程中知道誰對誰錯,避免出現死不認賬或吃啞巴虧的情況。
3.推動電商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緊密合作
電商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作為生產者和銷售者,兩者的有效合作才能切實推動農業市場在互聯網+時代中的發展。因此,上述(一)和(二)所針對的群體雖然是農民,但執行的主體卻是電商企業,電商企業要幫助農民快速了解電商行業,從而保障合作的順利進行。
五、扎根農村,打造農村生產根據地
1.保護農村環境
這是打造農村生產根據地的重要基礎,也是在源頭上保護農業發展的根本途徑,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防止農村環境受到污染,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產品質量。
2.建立大型的種植基地
傳統的農業種植總是小范圍的、不成體系的,互聯網+時代下,農產品分銷速度非常快,范圍也非常廣,這就需要建立大型的種植基地以滿足市場需求,這是十分必要的。
六、結語
互聯網+時代,農業發展形成了5大流派,并分別有著自己的發展特點,筆者淺見,未來的農業發展之路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只有不同的發展流派之間互相借鑒,互相結合,才能順應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實現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綜上所述,“互聯網+農業”的五大發展方向正是突出了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思路,只有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農業的發展之路才會更加平順、穩定。
參考文獻:
[1]馬繼華.“互聯網+農業”的五大方向[J].湖南農業, 2016(2).
[2]馬繼華.互聯網+農業的五大流派及未來方向[J].河南畜牧獸醫:市場版, 2015, 36(6):5-6.
[3]付云, 優米.互聯網對農業的5大改造[J].致富時代, 2014(11):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