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摘要: 本文以軟件工程本科專業為例,從2011—2015年畢業生就業去向、就業服務體系構建的具體途徑、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等方面論應用型高校就業指導課教學研究。提出開展以服務為導向的全方位的就業技能培訓工作。建立相關的服務指導、咨詢教學為一體的模式;通過建設職業指導工作隊伍,建立全新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關鍵詞: 就業指導 就業服務 就業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170-01
一、軟件工程本科專業2011—2015年畢業生就業情況
軟件工程本科專業2011年畢業生總數為412人,初次就業率為903%,年終就業率為951%;2012年畢業生總數為385人,初次就業率為905%,年終就業率為94%;2013年畢業生總數為443人,初次就業率為908%,年終就業率為953%;2014年畢業生總數為429人,初次就業率為906%,年終就業率為944%;2015年畢業生總數為381人,初次就業率為908%,年終就業率為952%。
二、就業服務體系構建的具體途徑
(一)做好就業指導,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及咨詢工作
開展以服務為導向、全方位的就業技能培訓工作。建立相關的服務、指導、咨詢、教學為一體的模式,通過建設職業指導工作隊伍,建立全新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學校在實施的學分制中,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納入綜合素養模塊,為必修課;開設教師教育平臺、高職教育專業技能、教師教育技能、實踐教學平臺等課程強化師范生職業理想教育和培養教師職業技能。
在重視第一課堂的同時,重視對大學生課堂以外的就業指導工作,積極幫助大學生開拓校外教育資源,讓學生參與到各種形式的就業講座、拓展訓練中去,并設置一些與就業有關的選修課程(社交禮儀、應用文寫作等)供學生選擇。對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給予切實的關注與指導;重視大學生中一些特殊群體的就業指導與拓展工作,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或疏導,引導他們正視現實,制定合理的就業目標;開展校園社團活動,充實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每年畢業季和就業季開展“到基層就業”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學生到基層就業主要通過安徽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安徽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途徑。
(三)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共同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
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通過暑期小學期實習、實訓,提前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學習,增強畢業后進入企業工作的適應能力。
自2007年進行校外非教育類集中實習實訓以來,逐步形成“課內實驗+課程實驗+課程實訓+專業見習+畢業實習+就業實訓”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實習實訓與就業的無縫對接,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四)開展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服務內容之一,在當前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就必須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理念以及應具備的基本創業能力,這對學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積極宣傳創業政策,組織學生參加各項大學生創業大賽和創業項目的申報,通過參加賽事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激情,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
(五)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助力就業服務工作
以“三生教育”為依托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專業介紹、新生入學教育,從市場就業信息入手,讓學生了解相關專業的就業情況,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就業意識,做好引導教育工作。同時,邀請相關就業行業中的成功人士到校演講,邀請往屆畢業生與學生進行經驗交流等。做好學生的實踐教育管理工作。
面臨畢業,面臨就業所帶來的挫折,學生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影響,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對學生心理上的輔導與疏導,促進學生健康穩定的發展。
(六)做好就業信息服務工作
就業信息包括用人單位基本信息、招聘信息、就業政策信息等。學校每學期組織兩到三次校園招聘會。通過系部網站、就業網、微信信、畢業生QQ群、群郵件、微博等信息平臺提供就業信息,重點做好就業信息發布包括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用人單位的基礎信息、招聘信息以及國家、地方、高校對畢業生就業的政策信息。
三、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尚未實現就業工作網絡化;職業指導隊伍相對薄弱;尚未建立專門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
做實服務內容;改變就業指導方式,設置體驗式的職業指導;發展創業服務;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的職業指導平臺;加強隊伍建設,促進就業服務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
參考文獻:
[1]胡秀俊,于建波.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構建與完善[J].教育與職業,2015(12):69-71.
[2]徐曉影,冷巖松.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16):71-73.
[3]閆岑.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模式構建[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44-48.
[4]林蘇紅.“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實踐初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4):138-140.
[5]詹榕,馬艷陽,袁玉龍,陳紅.淺析大數據思維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6(7):162-163+166.
責任編輯: 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