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昶
摘 要: 紅提葡萄因其質優、晚熟、豐產、耐貯運而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鮮食葡萄品種之一,深受種植者、貯藏者、經銷商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也引起了眾多果農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日光溫室延后栽培技術的采用,使紅提葡萄成熟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后,使經濟效益倍增。根據近幾年的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筆者總結出了紅提葡萄日光溫室延后栽培與管理上應該注意的四項關鍵問題,并給出了紅提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對當前積極開展的促進果農增收致富活動有一定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 紅提葡萄; 日光溫室; 延后栽培與管理;技術探討
紅提葡萄又名"紅提"、"紅地球",屬歐亞種,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該品種為當今世界鮮果晚熟葡萄中的佳品。果粒卵圓形,果實粒大、色艷,果肉硬脆,風味佳,品質優,耐貯運,深受種植者、貯藏者、經銷商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平均穗重800克左右。含糖量18%以上,甜味可口,平均13克左右。從萌芽到成熟約需180天。管理適當,建棚第二年可掛果,3~4年豐產,畝產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筆者結合近幾年的生產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現介紹如下。
一、溫度光照管理
溫度、光照、濕度和通風對于紅提葡萄栽培能否成功非常重要,紅提葡萄采取升溫催芽、萌芽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8℃為宜,最高不得超過30℃,夜間溫度不得低于10℃,空氣濕度保持在80%左右。對于成熟快的可適當調低溫度,成熟慢的可適當調高溫度以促進成熟。新梢生長期白天溫度在25℃,夜間調控在15℃,空氣濕度保持在60%左右。普通日光溫室栽培的,溫度高低主要靠風口大小和風口開合時間的遲早來調節,夜間溫度還要靠保溫草簾的薄厚和覆蓋草簾的遲早來控制。具體操作上可在夜間棚內溫度連續4~5天低于12℃時開始覆蓋草簾,一天之內日出即開草簾,日落后或日落前棚內溫度低于15℃時苫上草簾。白天棚內溫度高于30℃即開風口,低于25℃即合風口。
二、水肥施用管理
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前期以氮肥為,后期以磷鉀肥為主,一般每年輪施羊糞、雞糞、油渣等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每公頃75,000~90,000千克,并混入顆粒狀過磷酸鈣每公頃3000千克,開溝后均勻地施入溝內。
定植當年:在葡萄苗木栽培前施入優質農家肥后澆一次透水,每次透水需每公頃700~750立方米。當苗木長到20~30厘米、80厘米和1米時分別株施尿素30克、50克和氮磷鉀復合肥50克。
定植第二年:在葡萄休眠后,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葡萄葉片全部展葉后,追施尿素每公頃150千克,6月中旬追施尿素每公頃150千克,8月中旬追施尿素每公頃225千克、磷二銨每公頃225千克和硫酸鉀每公頃75千克,每次施完肥后澆小水一次。翌年3月1日澆一次透水,進入休眠期。
定植第三年以上(含第三年):在休眠期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在5月中旬芽膨大期和7月上旬新梢生長期追施尿素每公頃500千克,8月上旬落花后幼果膨大期和10月中旬果實著色期追施磷二銨每公頃625千克和硫酸鉀每公頃150千克。紅提葡萄葉面噴肥一般在開花前3~5天噴0.2%硼砂溶液一次,坐果后至成熟前噴3~4次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紅提葡萄一個年生長周期需水約每公頃3250立方米。
三、紅提枝條管理
掛果植株后期枝條生長一般不會太旺,只要不定期地進行掐梢和摘心即可。主梢在經過兩次5片葉掐頭后,每次都3片葉掐頭,并斜綁到第3道架上,所有的側枝均留1~2片葉摘心。未掛果苗木重在理順枝條和綁蔓,枝條主梢繼續實行5片葉掐頭,側枝留1~2片葉摘心。
當年栽植的苗木,對于生長正常、高度在1.3米以上,且莖桿粗壯的苗木可在1.2米高度處掐頭,并在第一道架上平綁(第一道架高度70厘米),側枝直立生長,5片葉掐頭。對于生長過旺、莖桿細長的苗木,可適當早摘心和重摘心,以促進側枝萌發,加快莖桿粗生長;對于生長緩慢新梢高度在0.7米以下的弱苗也可適當早摘心,促進粗生長以利于次年放條。
四、紅提果穗管理
對于前期疏果不徹底,果穗過大或者過緊的,可繼續進行疏果。疏除小粒、綠粒及病粒,以保證果粒大小色澤均勻一致,果穗大小松緊適中,穗形美觀。一般疏果后套袋,可以減少污染和病蟲侵害,宜在果面無水、溫度不太高時進行套袋。在采收前10天左右摘袋。
五、病蟲害防治技術
紅提病蟲害的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即在葡萄休眠期噴一次45%石硫合劑晶體30倍液,萌芽前噴施波美3度石硫合劑,花前噴一次200倍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如果病蟲害發生,在發病初期進行化學防治。白粉病:花前、幼果膨大期噴2~3次25%粉銹寧1000~2000倍液;灰霉病:施佳樂1500倍液噴霧。蚜蟲可噴見蚜滅2000~3000倍液。紅蜘蛛可噴0.6%阿維菌素乳油1300~2000倍液進行防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