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成
摘 要:奶牛是耐寒怕熱的家畜,如果一直處于高溫、高濕狀況,可能造成奶牛情期受胎率和犢牛初生重下降等影響。因此,夏季高溫季節是牧場管理最難、困難最多的關鍵時段,也是一年之中工作環境惡劣、生產參數顯著下降、疫病發生頻繁的攻堅時段。由于高溫、高濕導致奶牛生理、健康上的一系列不適應的反應和生產性能等方面的不良影響稱為“熱應激”。當氣溫高于21℃時,即表現熱應激,奶牛的產奶量有所下降,超過27℃時奶牛體溫上升,泌乳量減少,乳汁變稀,氣溫升到30℃時采奶量大幅度下降,超過35℃時產奶量急劇下降,超過40℃時奶牛食欲幾乎停止,并出現虛脫和休克。同時在高溫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奶牛的乳房炎、腐蹄病、胎衣不下等疾病發病率上升[1]。因此,做好防暑降溫是消減熱應激對奶牛危害的重要手段,也是確保奶牛安全度夏的有效措施。緩解奶牛熱應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營養措施、環境措施等。
關鍵詞:奶牛;熱應激;防暑降溫
一、科學飼喂
夏季天氣較熱,飼料易發生霉變,奶牛場應盡量采用“現配現吃”的飼喂模式,讓奶牛能吃到新鮮可口的飼料。投喂飼料后,應及時的推料/掃料,使得牛在短時間內采食到足夠的飼料,減少剩料量,避免出現牛吃不到飼料或沒有吃飽的現象。工作人員每天定時觀察料缸三次,及時的調整日糧投喂量,減少浪費。
1.調整配種時間
奶牛的抗熱性較差,夏季妊娠會增加奶牛的負擔,極易導致奶牛出現流產并引發多種疾病的出現,不利于奶牛安全的度過夏天。此外,夏季溫濕度較高,不利于犢牛的生長發育。
二、環境調控
1.安裝大型換氣扇和風量較大的電扇(2-2.3米/秒)
此法主要是加速牛舍內氣流的速度,以利牛體散熱。炎熱季節送風效果很好,不光白天要送風,晚上也要繼續送風,這對體熱的散發非常重要,但夜間體溫和氣溫的差較大,可以縮短送風時間,有利于節電。晚上一般橫臥牛較多,可以改用地位換氣和送風。
2.采用噴淋、噴霧降溫系統
此系統是將細水滴噴到牛背上,濕潤皮膚,利用風扇及牛體的熱量使水分蒸發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牛舍安裝噴霧、噴淋裝置,最好和送風裝置一起裝,噴霧、噴淋、送風能顯著促進牛體熱量散發。但應設定好噴霧、噴淋時間,如噴霧、噴淋時間過長,既浪費水又造成牛舍濕度過高,還不利于牛體清潔。噴淋、噴霧降溫系統一般安裝在牛舍的采食區、休息區和待擠區。噴淋、噴霧的頻率隨著溫度的改變而調整。
(1)不同牛舍的噴淋、噴霧裝置。拴系式牛舍:當牛棚溫度達到26℃及以上時,開啟噴霧裝置,每五分鐘噴1分鐘;溫度30-34℃,每隔3分鐘噴1分鐘,夜間5分鐘噴1分鐘;溫度35℃以上,10:00到14:00連續噴霧,其他時間每間隔1分鐘噴1分鐘。
頸架式牛舍:牛舍溫度大于22-25℃,打開牛舍噴淋,間隔(8-12min),噴淋35s,夾住頸架噴1小時;溫度25-30℃,間隔7min,噴淋35s,噴淋時間為1.5h,同時夾住頸架。
擠奶廳:溫度22℃到30℃之間,間隔5min,噴淋45s,隨濕度不同,無熱應激反應,需要靈活應變。溫度30℃以上,間隔4min,噴淋45s;溫度35℃以上,間隔4min,噴淋50s。
(2)加噴措施。
①白天溫度大于32℃,開啟加噴措施(此時采用待擠奶廳噴淋和頸架噴淋已無法緩解熱應激),加噴時將牛趕到擠奶廳,按擠奶順序來。噴淋時間間隔4-5min,噴淋45-55s,噴淋時間30min。牛噴淋結束后回到牛舍后繼續開牛舍噴淋30min。
②夜間溫度大于26℃時,開啟加噴措施。加噴時將牛到擠奶廳,按擠奶順序來。噴淋時間間隔4-5min,噴淋45-55s,噴淋時間30min。牛噴淋結束后回到牛舍后繼續噴淋30min。
3.使用冷風機降溫
改善開放式牛舍環境條件,改變區域里空氣溫度,采用風管定點送風、孔口射流高速出風的模式,將冷風均勻送至奶牛活動區域進行局部降溫。
4.保持牛體、牛舍的環境衛生
夏季溫度較高,清潔牛體有助于血液循環和牛體散熱。每天按時的清潔牛舍的衛生,同時噴灑消毒粉,特別是梅雨天氣,可有效防止致病菌引發牛群疾病。
在牛舍的兩旁空地處栽種花草樹木,可以有效的減少反射熱和輻射熱,通過防止進入牛舍來改善牛舍的小氣候,使奶牛有一個涼爽的環境,但植樹不宜過密,否則影響通風。
5.消除蚊蠅影響
盛夏季節,蚊子、蒼蠅較多,不僅叮咬牛體、影響奶牛休息,造成產奶量下降,而且通過蚊蠅傳播疾病。保持飼料新鮮,牛舍內牛床、過道等干凈、干燥來控制蒼蠅和蚊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