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摘 要:近幾年,隨著國家對農業現代化的重視,加大力度促進農業機械化生產,對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特別是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尤為重要。綿陽安州區地形地貌極其復雜,經過多年來的發展,該地區農業機械化得到了大力發展,還是留有很多問題。本文以四川綿陽安州區丘陵山區當前農業發展情況為例,通過分析該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該地區具體情況給出推進丘陵山區農機機械化發展的合理對策。
關鍵詞:綿陽安州區;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措施
農業機械化程度直接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特殊時期,大力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對于全面建設現代化農業和小康社會,促進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性意義。丘陵山區作為我國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類型,對現代農業建設和促進新農村建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從根本上改變綿陽安州區丘陵山區貧窮落后的狀況 ,完成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一定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從根本上促進丘陵山區生產力的提升。
一、四川綿陽安州區農業機械化現狀
安州區永福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位于黃土鎮明月村3組。該合作社主要從事機耕、機收、機播、機插、植保服務,開展農機新技術、新產品技術培訓、交流及咨詢服務。合作社理事長林啟平,注冊資金534萬元。經過5年多的發展,合作社現有社員163人,農機從業人員152人,聘請農機、農藝技術專業人才3人,會計1人。合作社現有資產780.49萬元,擁有各型農業機械136臺套,合作社占地10畝,擁有集農機庫棚、農機維修、配件、倉儲、烘干、辦公、培訓、生活等設施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機合作社基地,流轉土地2600畝。2016年承擔社會化服務水稻機插3000畝,油菜機械化統防統治6000畝,機械化收割5200畝,油菜、糧食烘干1100噸,建成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區1500畝,油菜機械化收割示范區1000畝,秸桿綜合利用還田示范區1000畝,建立蔬菜種植基地300畝。
1.農機合作社創新服務模式。一是全方位服務農業生產。綿陽市一站式農業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一站式農業服務中心。該中心集拖拉機駕駛和農機技術培訓,以及農藥、種子和化肥銷售等服務于一體,緩解了農業生產勞動力短缺問題,推動了農業生產適度規模經營。二是農機化科技試驗示范載體。梓潼縣是全省最大水稻制種基地,水稻耕、種、收、制種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三是農機化生產助農增收。梓潼縣禾稼歡農機專業合作社現擁有固定資產600萬元,目前流轉耕地2700多畝,在本地吸收近300戶農機大戶加入合作社(帶機入社),實行5統一管理模式,增加農民收入。
2.創新水稻機械化生產。一是水稻缽形毯狀苗育插秧技術。安州區采用缽形毯狀秧盤培育具有上毯下缽形狀的水稻機插秧苗,秧苗健壯,機械移栽符合農藝要求,移栽后秧苗返青快、分蘗早,具有省工、省種、省營養土,增產、增收等優點。二是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安州區采用該技術,顯著降低了勞動強度,實現了節本增效,有利于穩產高產。三是水稻暗化育秧技術。避免由于天氣驟冷驟熱引起秧苗凍死或燒苗,降低育秧風險,提高育秧效率,育秧不受天氣變化影響,降低育秧勞動強度,秧床經過硬化,工人可隨意在秧床上工作,秧床不受影響,同時采用硬盤育秧,硬盤可運到育秧場任意位置,對工人操作帶來極大方便。
3.因地制宜實施油菜機械化生產。油菜因生物學特性,成熟度不一致,油菜適宜收獲期短,機收難度大。為此,綿陽、德陽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油菜機械化聯合收獲。安州區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完成油菜的收割、脫粒、莖稈分離、油菜籽清選、秸稈粉粹還田等作業。同時,秸稈機械化粉粹還田,改良了土壤,增強了土壤肥力,減少了農民焚燒秸稈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二是機械化分段收獲。分段收獲對于移栽油菜特別是植株高大、高產的移栽油菜能夠獲得穩定的低損失的收獲效果,有利于提高油菜籽品相品質,較傳統收獲油菜籽出油率增加5%以上。
二、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丘陵山區的基本條件和傳統觀念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丘陵山區種植模式多種多樣,可以用來耕作地塊都比較小,形狀各異,由于道路狹窄,不便于大型農業機械作業,主要以人工播種為主。各類成熟的大型平原農業機械不能在丘陵山區得到廣泛應用,使得農業機械的實用價值大大降低,沒有辦法得到大面積推廣。并且丘陵山區經濟水平普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型、高科技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帶來阻礙。當前,四川綿陽安州區丘陵山區普遍采取傳統的種植方式,農民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對現代化農業器械的推廣并不看好,并且各產業組織主體之間的利益缺乏合理分配,勞動力轉移和土地分散等原因直接影響農業產業化發展,阻礙農業機械化發展。
2.農機企業綜合水平較低,市場不完善。近些年,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得到很好發展,但從整體來看,當前丘陵農業機械化與平原農業機械化存在很大差距。丘陵地區農機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管理力度不夠,產品種類單一并且低水平重復生產情況比較嚴重,自主創新能力較差,市場競爭力低,綜合素質低等情況。在當前農機市場中,有效的監管機制比較缺乏,同行之間存在嚴重的惡性競爭,很多企業的正當利益受到危害,嚴重影響正常經營活動。由于市場環境不好,企業想做強做大具有很大挑戰。
3.國家資金投入和對農業機械補貼力度不夠。丘陵山區的農機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技術完善和更新等方面,政府所投入的研發資金、扶持力度普遍存在不足的情況。政府資金投入覆蓋范圍比較小,國家應大力實施針對農業生產的農用柴油補貼或平價柴油等惠農政策,造成國家宏觀調控指導作用大大降低; 并且近幾年農民收入增長較慢,使得農民對農業機械的需求大大降低,制約農業機械化發展。
三、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措施
1.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樣化發展。要使綿陽安州區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得到發展,要以當地丘陵山區的自然環境、人文條件為基礎,多樣化進行發展。研究符合該地區作業的小型水稻機械設備,重點研究特色優勢經濟作物的機械化技術。并且要掌握重點,團結力量,分階段完成。
2.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技術結合起來。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時,按照耕層厚度、土質、地形等實際自然條件,實行科學合理的耕作方式,通過橫坡起壟、帶狀耕作、壟側種植、蓄水聚肥等科學耕作方案結合,在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對耕地資源進行高效保護,對丘陵山區農作物種類和耕作制度進行完善,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設備以及先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3.政府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科學引導并大力支持。合作組織發展壯大推進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業現代化,僅僅依靠市場調節和農民的自身力量難以實現,有關政府部門應進行正確引導和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亦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探索、組建并發展壯大農機大戶以及農機合作等多形式農機專業基層服務組織,實現產品推廣與經營性服務的良性結合與互動;同時又要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操作技能、維修技術培訓等,使農機效率切實在農村得到較好的發揮。
四、 結語
促進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是硬道理,對國家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有重要影響。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必須以實際環境情況為基礎,走適合實際情況的發展之路。并且農業機械化事業在戰略上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為基礎,抓好機遇尋求發展,在現代農業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做出偉大貢獻。
參考文獻:
[1]丁周陽,李夢潔,蔣麗麗,張圣明.淺談丘陵山區地帶農業機械化發展[J].三農論壇,2016.
[2]汪懋華.加快推進南方與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5.
[3]劉興貴.推進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