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卓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途徑。文化館是我國目前最為重要的文化前沿陣地。通過分析標準化體系建設對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意義,從而提出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重要路徑,旨在提高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實現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文化館 公共文化服務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強調: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主要從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出發,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建立明確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也就是說文化館要想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也需要遵守標準化體系基本條件,分三步走戰略,實現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從而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標準化體系建設在文化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文化館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化體系,使得文化館管理機構及管理機制存在一定弊端,難以有效地發揮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文化館機構建設缺乏標準化。目前,我國文化館在建制方面依舊沿用傳統的層級制,省文化館市文化館縣文化館村鎮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文化館的選址、建設規模、基礎設施要求都缺乏完善的統一標準,因此,各地的文化館出現來巨大的差異。其次,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及形式缺乏統一的標準。一是由于各級文化部分的人員隊伍、基礎設施參差不齊,導致文化服務項目的實現程度存在巨大差異,二是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及形式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各地文化館的的文化服務內容及形式存在巨大的差異性。最后,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程序及服務質量缺乏統一的標準,文化館都依據本館的工作職責及工作目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對公共文化服務程序和服務質量,缺乏明確的規定。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即按照文化館的級別,文化館的服務范圍、內容、種類、質量建立完善的統一標準,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上升為制度,實行制度管理,通過行業標準、行業準則實行統一化管理,不斷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及服務質量。
二、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有效路徑
(一)深刻認識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的內涵
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不是通過一些死板的制度及規定束縛文化館的發展,而是通過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行業準則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進步,推動文化館建設及發展,實現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在國務院公布的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標準。首先要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當中,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保證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其次,要建立明確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這要從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形式、范圍、種類、質量等諸多方面建立服務標準,確保人民群眾享受文化生活的應有質量。第三,通過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形式、范圍、種類、質量等諸多方面的標準化建設,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行業準則,也就是標準化體系的建立。最后,文化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當地的經濟形式、社會發展情況、人情風俗等外在因素制定相應的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二)提升服務效率,注重服務質量
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中核心是服務,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內容及優質的服務。因此,文化館要在公共文化服務中提升服務效率,注重服務質量。首先,文化館在基礎設施等建設中要注重人民群眾的文化體驗,是否能給人民群眾帶來舒適的文化享受。其次,文化館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文化服務的內容及形式,給人群眾提供多樣性、多元化的文化服務。第三,文化館要積極建設完善的教育培訓制度,使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藝術教育培訓當中,從看表演上升到欣賞表演,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欣賞水平。最后,文化館實現標準化人才管理制度,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文化活動情況,配備合理的人力資源,真正發揮文化藝術人才的才能。只有從基礎工作做起,才能切實的提升服務效率,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
(三)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文化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文化單位,作為免費開放的文化事業一直以來受到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文化館的經費基本來源于各級政府。鄉鎮級的文化館更應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其基礎設備薄弱,文化服務意識淡薄。各級政府要從經費方面持續提供相應的支持,協助其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其服務意識。其次,政府及各級文化部門要積極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使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有法可依,有統一的標準參考執行。
三、結束語
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中將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文化館要以身作則,積極創新工作,運用科學的文化服務管理方式,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文化館及其它文化事業單位共同努力奮斗,為我國文化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