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軍
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業農資市場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迎運而生,為農民生產經營活動代來極大的方便,降低了生產經營活動成本,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給農藥的監管代來了挑戰,經常有因農藥亂用和錯用事件發生,對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以及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有時還造成矛盾糾紛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現就其承在原因及農藥的正常使用與監管提出如下見解。
一、承在原因
1.一是從事農資經營企業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少,售后服務跟不上,特別是個體經營戶很大一部分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2.二是個體工商戶無證照從事農資經營出售農藥和流竄商販走村竄戶趕集市無證照從事農資經營出售農藥。
3.三是農民正確使用農藥的相關知識缺乏和法律法規意識淡薄,為違法違規經營農藥提供了生成的土壤。
4.四是管理人員跟不上形勢的變化和執法難度大,特別是對流竄商販的執法難度更大。
二、強化監管 認真培訓 扎實推進 努力提高從業人員和廣大農民的農技知識和法律法規意識
1.一是要求從事農資經營企業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少于員工的40﹪,對沒有相關專業技術知識的企業員工和個體經營戶,由縣(區)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相關專業技術知識培訓,并進行相關專業技術知識考試,考試合格發給合格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發給從事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農藥經營許可證,方可從事農藥經營。
2.二是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定期和不定期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對從事農藥經營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進行監督檢查和抽查。對不合格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限期整改,對違法違規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并責令停止經營活動和限期整改。對限期整改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農業行政執法部門在規定整改期限滿后進行檢查驗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恢復營業。同時對違法違規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依照法律法規應該取締的堅決預以取締,毫不留情;并對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經營農藥的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3.三是堅決取締無證照從事農資經營出售農藥的個體工商戶和流竄商販走村竄戶趕集市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為防止死灰復燃,針對個體工商戶和流竄商販經營農藥的量小、流動性、隱蔽性等特點;處罰時目前只能采取批評教育和沒收農藥的處罰方式外,缺乏相關配套處罰的其他具體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和執法難度大等特點;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配合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環保、公安等相關部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實施辦法,聯合執法,加大打擊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4.四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和執法能力,根據新形勢新特點適當增加執法隊伍人員,創新執法方式,嚴格執法。
5.五是針對農民正確使用農藥的相關知識缺乏和法律法規意識淡薄的特點,由縣級農業執法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督促鄉鎮農業服務部門,對轄區的農民進行正確使用農藥的相關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掌握正確使用農藥的相關知識,自覺拒絕購買不合格農藥和無證照從事農資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和流竄商販出售的農藥,從源頭上杜絕違法違規經營農藥行為,鏟除違法違規經營農藥的土壤,使農藥經營市場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
總之,綜上所述還不夠十分全面,我相信隨著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的不斷完善,全民法律意識和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違法違規經營農藥行為將會逐步自行退出歷史舞臺, 監管難度將大大降低,農藥亂用和錯用事件不再發生,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將更加持速發展,農產品將更加安全和綠色生態環保,再沒有因農藥亂用和錯用事件發生而造成矛盾糾紛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到那時農藥經營市場將會綠色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服務,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做出更好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