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拉加
摘 要:在眾多自然資源中,有一項自然資源,對草原生態功能的調整與發揮作用顯著,也就是長時間受到人們高度關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作為支撐,而資源的過度開發與使用,使草原超出了資源開采承受范圍,導致草原生態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引申出一系列的環境污染等其他生態問題。本文就草原地區野生動植物生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究出具體途徑,以便維護草原生態持續發展。
關鍵詞:野生動植物;生態發展現狀;保護對策
野生動植物資源,涵蓋內容包括在草原大生態結構中,有利于人類生產、生活的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按照其具備的不同生產功能,可以將其分為農用資源,工用資源等,分別在不同領域的生產、生活中發揮顯著性的作用。然而,過度的資源開發,導致野生動植物資源明顯短缺,破壞了草原原有的生態功能,不利于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而,正如電影“狼圖騰”中所指,保護有利于草原生態和諧的動植物資源,可以為當代及后代人們提供福祉。
一、草原野生動植物生態資源發展現狀分析
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能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因社會發展需要,而遭受大規模的開采。這導致草原生態環境因缺乏自然植被的保護而不斷惡化。降低了草原生態結構多樣性,導致野生動植物珍貴物種缺失。就草原野生動植物而言,《中國珍惜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中記載植物389種,其中草原類植物是總植物數量的百分之十三點八。據了解,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草原環境惡劣程度影響。一般來講,像我國的長江、黃河等地,海拔較高,且氣溫條件較為惡劣的草原環境,動植物資源破壞情況相較于其他地區更為嚴重。盡管,我國早就對草原地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進行了大范圍的普查,但是并未作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計劃。導致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情況逐年加劇,對草原的生態結構及功能造成了高強度的破壞。
二、草原野生動植物生態保護實際舉措探究
1.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資源保護意識
草原地區,野生動植物資源匱乏,主要原因來自于人們生態保護意識薄弱。因而,環保機構應該協同政府,共同完成生態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人們關于生態保護的思想認知水平。首先,各地區可以舉辦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講座,宣揚維護草原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態建設理念。同時,政府應該鼓勵相關機構舉辦生態保護慈善活動,鼓勵當地人們積極參與。通過植樹活動,拯救頻危物種等多種慈善舉措,實現全民共同參與前提下的草原生態保護。此外,政府應該側重于優惠政策的制定與優化,鼓勵生產單位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從源頭根治因資源過度消耗,造成草原生態功能失衡的現狀。
2.降低人為干預,增設自然保護區
人們的過度放牧,也是造成草原野生動植物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工飼養動物數量增多,造成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縮小,同時,在放牧過程中,動物的大規模啃食,造成草原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長此以往,將會導致草原地表植被大面積減少,土壤沙質化,增加了沙暴天氣的發生幾率。因而,為了規避這一不良現狀,相關部門應該杜絕人為過度干預,或者降低人為干預程度,通過設立自然保護區的形式,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生存環境,使其免受破壞。
在成立自然保護區之后,政府要加大監督力度,完善并提高保護區的環境管理及日常維護。政府務必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以及先進的管理設備。同時,保護區機構要定期組織技能、職業素養培訓,保障管理者能夠及時更新國家政策信息,以此為導向優化保護區管理方案。同時,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在線監控平臺,實現保護區的遠距離監控。
3.健全法律機制,規避違法破壞野生動植物現象
有很多人生態、法律意識極為薄弱,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不惜采取違法手段,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以求滿足自身資源需求,獲得不正當經濟利益。比方說,亂砍亂伐,獵殺及違法倒賣珍貴野生動物,一直是草原生態保護中普遍存在的不利因素。因而,政府應該對此提高關注力度,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加大監督監督力度,杜絕一切違法破壞草原生態結構的不良操作發生。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草原生態結構。同時,政府應該注重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凈化藥用類野生動植物資源交易市場環境。
4.及時監控草原生態環境,避免外來生物入侵
外來生物入侵,將導致草原原有生態結構發生改變,加劇了草原原有物種的生存競爭,導致因草原環境空間限制,致使草原物種多樣性減少。因而,為了避免外來入侵生物對草原生態結構造成破壞,相關機構必須加大草原環境監控力度,降低生物入侵風險。首先,相關部門務必聯合貿易、檢疫、林農業等多個部門,共同開展草原環境監控工作。其次,相關機構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遠程環境監控管理平臺,加強數據分析系統構建,從而實現“早發現,早杜絕”的草原環境監控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野生動物資源在眾多自然資源中占據重要比重,關系著草原生態功能的穩定。因而,國家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側重于草原生態結構的保護。維護草原生態結構,為野生動植物提供優良生長、生存環境,實質上就是在為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郤富熠.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調查與保護對策思考[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02):78-79.
[2]蔣順美.綏江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5,(04):214-215.
[3]劉鳳霞,李卓,馮秀春,蔡鳳坤.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現狀及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4,(1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