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順+董漢成+許偉+秦明堂+向麗+毛善琴


摘 要:手機導航信息系統的測土配方依據是GIS在耕地地力評價系統中因地因作物制定相應的施肥比例,來減少化肥用量,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對指導油菜科學施肥和油菜根腫病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手機導航種地;肥效;大白菜;產量;根腫病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常年油菜播種面積0.8萬ha,其中雙低雜交油菜0.76萬公頃,占播種面積95%。為初步研究長陽手機導航信息系統在油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2014年課題組在火燒坪鄉溜沙口村十字花科根腫病高發區組織實施了油菜肥效對比試驗。具體做法為進入手機導航種地信息系統,GPS定位,選定指定農戶田塊,查找到該田塊地力等級,輸入作物油菜和目標產量220Kg,得到信息系統提供的施肥配方;利用信息系統配方開展肥效對比試驗,對根腫病發病率和產量進行調查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中的有機無機肥、復合肥、過磷酸鈣和碳氨由湖北宜施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持力硼由武漢金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實驗設計
(1) 手機導航種地施肥配方20-20有機無機肥(有機質20%、NPK20%10:5:5)30Kg+持力硼(15%)50g∕667m2。
(2) 17%碳銨25 Kg +14%過磷酸鈣25 Kg+持力硼(15%)50g∕667m2。
(3) 30%復合肥(NPK15:7:8)20 Kg+持力硼50g(15%)∕667m2。
(4) 45%復合肥(NPK15:15:15)15 Kg+持力硼50g(15%)∕667m2。
(5) 農戶習慣施肥(CK)30%復合肥(NPK15:7:8)25 Kg+持力硼50g(15%)∕667m2
試驗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火燒坪鄉溜沙口村3組王玉福責任田,海拔1350米,棕壤,土壤肥力中上等。
3.試驗方法
各個處理分設3次重復,共15個小區,各小區隨機排列。小區長4.5m,寬2.4m,小區面積10.8m2; 每小區種3壟,壟寬0.8m,每壟栽2行,每行16株,3壟共96株;重復間設0.7m操作走道。
供試油菜品種為德邡油2號(四川省邡牌種業經銷)。試驗處理均為育苗移栽,5月25日苗床播種;6月1日試驗田按照不同小區將試驗肥料和持力硼一次性作底肥施入;6月8日油菜苗移栽;試驗田15個小區在7月20日用多菌靈防治油菜菌核病一次。
二、田間調查及數據分析
2014年9月23日油菜收獲期進行調查和測產(見表1);同時做油菜根腫病發病率調查(見表2)。
三、結果與分析
1.不同處理油菜生育期比較
各個處理油菜生育期無明顯變化。苗床播種5月25日至移栽6月8日為15d,移栽6月8日至收獲期9月23日為105d。
2. 不同處理大白菜產量比較
由表1可知,處理1每667m2較對照增產23.35 Kg,增比為11.7%;處理4較對照增產11.37 Kg,增比為5.7%;處理2、處理3較對照增產效果不明顯,分別增產6.01 Kg、7.34 Kg,增比3.0%、3.7%。
3.不同處理油菜根腫病發病率情況
由表2可知,處理1、處理3、處理2較對照油菜根腫病明顯降低,每667m2較對照減少29.42%、22.98%、17.81%;處理4較對照油菜根腫病發病率無明顯變化,發病株率為53.23%,僅減少2.51%。
四、結論與討論
通過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手機導航信息系統配方較總養分含量每667m2減少純量1.5 Kg,單位產量增加11.7%、油菜根腫病發病率降低29.42%,該方法依據GIS在耕地地力評價系統中因地因作物制定相應的施肥比例,減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有機肥施用比例,對指導油菜科學施肥和油菜根腫病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借鑒。
參考文獻:
[1] 魯明星,旭輝,賀立源等.湖北省鐘祥市耕地土壤養分時空變化分析(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9.28(4):431-437.
[2]張國峰,賀立源,韓松等.基于移動GIS的施肥推介系統研發.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1.30(4):484-487.
[3]張植敏,趙毓潮.白蘿卜根腫病為害新癥狀鑒別.中國植保專刊, 2012.12:4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