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敖冉 張靜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2016年傳染病發病情況統計分析
李秀麗 敖冉 張靜
作者單位:123127 遼寧 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臥鳳溝鄉防保站
目的 統計分析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2016年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根據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上報的傳染病數據,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方法進行分析。結果 2016年累計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21種2 074例,死亡8例,報告發病率319.18/10萬,相比2015年下降了0.72%。發病順位:乙類,肺結核、乙肝和布魯菌?。槐?,其他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結論 2016年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傳染病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主要以腸道、呼吸道、血源及性傳播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為主,應采取多種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
傳染病;疫情監測;統計分析;防控措施;阜新蒙古族自治縣;2016年
為了做好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為傳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現對阜新蒙古族自治縣2016年傳染病報告發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報告如下。
1.1 資料來源 疫情資料來源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的年報數據。人口數據資料來自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統計局。
1.2 研究方法 根據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上報的傳染病數據,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傳染病發病分類按《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的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以及發病人群職業、年齡等進行分類。
2.1 傳染病發病、死亡情況 2016年累計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21種2 074例,報告發病率319.18/10萬,相比2015年下降了0.72%。2016年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報告14種1 124例,發病率172.98/10萬,相比2015年下降了6.72%;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2種8例,其中艾滋病2例、肺結核6例,死亡率1.23/10萬;丙類傳染病報告7種950例,發病率146.20/10萬,相比2015年上升了7.47%。
2.2 傳染病發病分類構成 呼吸道傳染病位居首位,報告504例(占44.84%),相比2015年上升了3.35%;其次是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報告430例(占38.26%),相比2015年上升了2.91%;位于第三位的是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報告147例(占13.08%),相比2015年下降了5.43%;腸道傳染病報告43例(占3.82%),相比2015年下降了0.83%。
2.2.1 呼吸道傳染病 第一位,肺結核,報告475例,發病率73.10/10萬;第二位,猩紅熱,報告29例,發病率4.46/10萬。
2.2.2 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 第一位,乙肝,報告248例,發病率38.17/10萬;第二位,梅毒,報告115例,發病率17.70/10萬;第三位,丙肝,報告54例,發病率8.31/10萬。
2.2.3 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 第一位,布魯菌病,報告146例,發病率22.47/10萬;第二位,出血熱,報告1例,發病率0.15/10萬。
2.2.4 腸道傳染病 第一位,痢疾,報告31例,發病率4.77/10萬;并列第二位,甲肝和戊肝,各報告5例,發病率0.77/10萬;并列第三位,肝炎未分型和傷寒+副傷寒各報告1例,發病率0.15/10萬。
2.3 傳染病發病人群職業分類 以農民發病居多,全年報告1 302例,占62.78%;其次是散居兒童,報告319例,占15.38%;第三位是學生,報告122例,占5.88%;其余幼托兒童、教師、餐飲食品業、商業服務、醫務人員、工人、民工、牧民、干部職員、離退人員、家務人員等均有報告病例。見表1。

表1 2016年傳染病人群職業分類
2.4 傳染病發病人群性別及年齡構成 男1 294例,發病率199.14/10萬;女780例,發病率120.04/10萬;男女比1.66∶1;死亡8例中男6例、女2例。各個年齡段均有發病,主要以25~60歲成人為主。
2016年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傳染病發病率相比2015年下降了0.72%。2016年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相比2015年下降了6.72%;丙類傳染病發病率比2015年上升了7.47%。2016年發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其他感染性腹瀉700例、肺結核475例、乙肝248例、手足口病154例、布魯菌病146例,合計共報告1 723例,占傳染病總報告例數的83.08%,提示了今后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點。
3.1 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點
3.1.1 肺結核 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研究顯示,肺結核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及患病時間對肺結核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影響[1]。預防控制肺結核傳播的措施:增加政府財政投入,提供人力和經費;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提高人群自我保護意識;肺結核早發現早診斷,對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可疑癥狀者,進行痰涂片檢查;規范治療,防止耐藥結核病的發生。
3.1.2 其他感染性腹瀉病 感染性腹瀉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或寄生蟲所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組腸道傳染病[2],以糞-口-糞途徑傳播。預防: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管理好水源、糞便、食物,消滅蒼蠅。
3.1.3 布魯菌病 布魯菌病不僅對牛、羊、豬、犬等動物造成嚴重的感染威脅,同時也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3]。預防措施:做好畜間免疫工作,淘汰病畜;對養殖戶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個人防護;疾控機構對重點人群進行免疫接種。
3.1.4 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 大力宣傳孕早期檢查的目的和意義。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認真開展孕早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檢測工作,這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婦幼保健項目中的重要內容。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高產出的預防策略,使國家以較少的衛生經費投入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4]。對相關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提供干預措施等。
3.2 傳染病的防控策略
3.2.1 加強健康教育工作 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離不開健康教育[5]。讓人們了解傳染病的整個流行過程,掌握防治的基本知識,改變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提高群眾防病意識,科學預防傳染病。
3.2.2 疾病預防機構 要加強疫情搜索、報告和管理,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接種工作,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達到一級預防的目的。
3.2.3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實施改水、改廁、滅蠅、滅鼠等措施。改善居民及農村的飲用水條件,保持飲水衛生,對飲用水進行消毒[6]。農村的養殖小區應該遠離居民區,并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
3.2.4 有關部門加強監督和管理 如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市場的監管等。
綜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2016年傳染病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主要以腸道、呼吸道、血源及性傳播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為主。今后應采取多種有效的針對性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
[1] 聶菲菲,高孟秋,段振蘭,等.肺結核患者結核病預防傳播知識的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8):72-75.
[2] 聶青和.感染性腹瀉的研究現狀[J].傳染病信息,2007,20(4):193.
[3] 周桂蘭.預防布病-人與動物共患的乙類傳染病[J].北京農業,2015(29):16-19.
[4] 陳志敏.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成本效益評價[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8,33(2):208-209.
[5] 陳普英.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發揮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1):317.
[6] 孫智慧,王芳.流行性傳染病的控制預防方法淺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2):64.
R18
A
1672-7185(2017)11-0047-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11.020
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