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廣珠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醫院,河北 衡水 053200)
無痛分娩術聯合體位管理糾正胎頭枕位異常的護理研究
蘭廣珠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醫院,河北 衡水 053200)
目的對胎頭枕位異常采取無痛分娩術聯合體位管理糾正的護理進行探討。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胎頭枕位異常孕產婦67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將其分成觀察組37例和對比組30例,兩組均進行體位管理,對比組采取常規分娩法,觀察組采取無痛分娩術,對比分析兩組臨床分娩情況。結果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比組,而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產程及產后并發癥率均低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無痛分娩術基礎上進行體位管理,可有效糾正胎頭枕位異常,提高分娩質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無痛分娩術;體位管理;胎頭枕位異常
胎頭枕位異常是臨床難產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枕后位或者枕橫位,同時會導致新生兒窘迫,產程延長,使陰道助產、剖宮產增加。實踐表明[1],對出現胎頭枕位異常產婦采取無痛分娩術,并在分娩中進行針對性體位管理,可改善分娩結局。本文主要對胎頭枕位異常孕產婦的無痛分娩術及體位管理進行回顧性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胎頭枕位異常孕產婦67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均單胎足月妊娠,通過B超、陰道鏡檢查確診,為枕橫位或枕后位。排除妊娠合并癥、凝血機制障礙等孕產婦。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將其分成觀察組37例和對比組3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4~31歲,平均(27.1±2.2)歲,孕周37~40周,平均(39.1±1.2)周,初產婦26例,經產婦11例;對比組年齡23~32歲,平均(27.4±2.0)歲,孕周37~41周,平均(39.5±1.4)周,初產婦24例,經產婦6例。兩組孕產婦的基本資料、孕周、產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比組采取常規分娩法(陰道試產);觀察組采取無痛分娩法,具體操作:在宮口開至2 cm時,行硬膜外阻滯麻醉,取腰椎L2~3間隙穿刺,成功后,往頭端置導管3 cm,妥善固定,先注0.5%利多卡因3 mL,密切監測5 min,未出現中毒表現后,把導管和鎮痛泵相連輸藥,即羅哌卡因10 mL、芬太尼0.3 mg加到0.9%生理鹽水84 mL,按2 mL/h持續輸注。
同時,兩組均實施體位管理:助產士指導孕產婦取和胎兒脊柱同側側俯臥位,在行該體位時,孕產婦微躬腰,含胸屈起膝,同側大腿微屈緊貼床,而對側大腿上屈和脊柱垂直成90°,然后在重力、羊水浮力、子宮收縮力等共同作用下,使胎頭枕位往枕前位旋轉,以最小經線來滿足骨盆最小平面要求,縮短產程;此外,指導并協助孕產婦將上半身傾斜30°,使宮縮、腹肌、膈肌、盆底肌與著力點保持一致,增大胎頭往下推力,促使胎頭下降,進而縮短第二產程。在分娩中,密切監測孕產婦的心率、脈搏、血壓、SpO2等體征,持續觀察宮縮情況。依照宮縮實際合理應用縮宮素,密切注意宮口的擴張和胎先露下降等情況,如宮口擴張≥3 cm,尚未破膜者應人工破膜,加快產程。如通過上述處理胎頭枕位未有效糾正,或出現胎兒窘迫、產程停滯等情況,當即進行剖宮產或陰道助產。
觀察并記錄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主要是自然分娩、剖宮產、陰道助產,并記錄兩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隨訪掌握兩組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均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分娩方式比較[n(%)]
觀察組第一、二產程分別為(644.3±30.6)min、(62.5±8.9)min,對比組分別為(718.5±40.2)分、(83.1±8.4)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產后并發癥對比
探究組孕產婦未出現并發癥,對比組3例新生兒窒息,1例頭顱血腫,發生率為1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妊娠及臨產時胎頭枕位異常主要是枕后位或枕橫位,臨床上采取一定干預措施能糾正成有助于自然分娩體位(枕前位),但也會持續保持枕后位、枕橫位等異常枕位,這往往會引起難產,要求進行剖宮產或陰道助產,直接影響到分娩質量。臨床研究報道[2-3],對孕產婦進行積極的體位管理,有助于以糾正胎頭枕位異常。
硬膜外持續鎮痛是無痛分娩主要方式,在產科中有良好應用,有著鎮痛時間長、麻藥用量低、運動神經阻滯輕微、新生兒呼吸抑制影響小等特點,且孕產婦能夠保持一定的運動能力,有助于實現陰道分娩。在糾正胎頭枕位異常中,無痛分娩術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1)無痛分娩過程中,可減輕孕產婦的宮縮疼痛,更好地配合并執行體位管理,更好的糾正異常的胎頭枕位。(2)使孕產婦的盆底肌得以松弛,更好配合宮縮,加快宮口擴張,使胎兒下降和體位旋轉中的阻力減小。(3)可有效減輕產痛,穩定孕產婦情緒,防止出現因劇烈產痛引起的不協調宮縮,減少母體耗氧,預防胎兒宮內窘迫發生。(4)無痛分娩術可減輕疼痛、縮短產程,增強產婦陰道順產信心。本研究中,觀察組采取無痛分娩術,對比組常規分娩,均進行針對性體位管理,從結果看,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比組,且產程更短,產后并發癥更少,優于對比組。與周紅林的相關課題研究報道基本一致[4]。
綜上而言,對胎頭枕位異常孕產婦采取無痛分娩術和體位管理,可有效糾正胎頭枕位異常,促進陰道順產,減少剖宮產、陰道助產,且能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分娩質量,值得臨床實踐。
[1] 李淑青.頭位難產產婦的護理干預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4):266-267.
[2] 盧蘭琴,胡華敏,唐志紅.徒手旋轉糾正胎頭位置異常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05):575-576.
[3] 朱飛娟.胎頭位置異常的產程觀察及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04):99-100.
[4] 周紅林.體位改變聯合手轉胎頭糾正胎頭位置異常的臨床效果及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5):5874-5876.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2.107.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