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艷
(楚雄州楚雄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云南 楚雄 675000)
產房助產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研究
李文艷
(楚雄州楚雄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云南 楚雄 675000)
目的研究在產房助產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產婦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常規組行常規護理,舒適組實施舒適護理,分析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分娩方式以及產時產后出血量。結果舒適組的平均分娩時間、產后出血量都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舒適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在產房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產后并發癥減少,可推廣。
舒適護理;產房助產;護理工作
產婦的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物學過程,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焦躁、緊張、恐懼等情緒,影響了分娩的正常進行,同時,長時間的分娩會增加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在初產婦中尤為明顯,因此,如何利用助產護理技術促進產婦順利生產,如何保證產婦的生產安全系數,成為了婦產科醫院應該重點努力的方向[1]。本文主要研究舒適護理在產房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并將結果總結如下。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產婦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常規組行常規護理,年齡25~30歲,平均年齡(25.15±2.56)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02±1.09)周;舒適組實施舒適護理,年齡24~31歲,平均年齡(26.33±2.49)歲,孕周39~43周,平均孕周(41.19±1.24)周。兩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實施常規分娩護理,舒適組則開展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環境調節:護理人員要保持產房環境的舒適度,首先要保證管線的柔和,產房溫度保持在30℃左右,濕度保持在55%左右,為了緩解產婦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感,在產房中可以粘貼溫馨的母嬰掛畫,放置若干色彩鮮艷的盆栽。在產婦生產過程中,可以播放輕音樂,最大程度上讓產婦放松心情,體會安寧之感。
(2)生理護理:產婦分娩之前,為患者介紹檢查項目,進行助產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值操作的輕柔性,鼓勵產婦臨產早期進行適當的運動,促進工口擴張,環節患者的不適。與此同時,根據患者的個人習慣調整枕頭的硬度和高度。另外,若產婦因出汗導致不適,要以35℃左右的溫水清洗污染的外陰,及時更換床單,指引產婦分散注意力,通過聽音樂、淺呼吸等方式減輕產婦痛苦[2]。
(3)心理護理:分娩之前,護理人員要加強與產婦溝通,以親切的語言和輕柔的動作獲取產婦的信任,并向產婦講解分娩常識,讓產婦了解宮縮與分娩的關系,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消除產婦的焦慮情緒和恐懼情緒。對于產婦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要認真解答,要盡量緩解產婦的緊張心理,引導產婦配合護理,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
(4)家屬陪伴:護理人員要拍家屬全程陪伴在產婦頭前,丈夫為首選,在產婦分娩過程給予支持和安慰,給產婦無心的力量,給予產婦信心。產婦分娩完成后,將胎兒抱給產婦看,增加產婦的成就感。
對比觀察舒適組與常規組的平均分娩時間、分娩方式以及產后2 h出血量,其中分娩時間和產后出血量有專人進行測量統計,分娩方式分為自然分娩、剖腹產以及陰道助產。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舒適組產婦的平均分娩時間為(13.49±0.59)h,明顯短于常規組(15.08±0.61)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舒適組產婦的產后2h出血量為(102.19±20.15)mL,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146.02±24.13)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舒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陰道助產率、剖腹產率分別為93.33%、3.33%、3.33%,常規組的自然分娩率陰道助產率、剖腹產率分別為76.6%、16.67%、6.67%,舒適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n(%)]
舒適護理是指從患者住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讓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達到舒適狀態,在保持身心愉快的基礎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產婦分娩過程中都會產生恐懼、緊張的心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用和藹清河的態度,安慰產婦,讓產婦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準備分娩。舒適護理一切以產婦的情緒和心理感受為主,從產婦進入待產室到開始分娩,通過調節環境、心理疏導等教育方式,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提供產婦分娩信心,促進產婦順利生產。最后,還讓家屬陪產婦分娩,進一步安撫產婦,給予產婦力量,樹立產婦的信心,提升產婦的護理依從性,提升了分娩的順利性。本次研究中,舒適組產婦的平均分娩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適組產婦的產后2h出血量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舒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明顯高于常規組的自然分娩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張靜[3]等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在產房助產護理中開展舒適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癥狀,而且還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鄧麗環,何錦卿.舒適護理在產房助產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6):686-687.
[2] 申艷麗.產房舒適護理對助產質量與產房內感染率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2):130-132.
[3] 劉彩鮮.產房舒適護理對助產質量和產房內感染率的影響[J].包頭醫學,2016,40(2):117-118,119.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2.109.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