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非
企業家精神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目前中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這個特殊階段,更需要激發企業家的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
我認為,企業家精神全面得到弘揚和發揮,需要做到三正、三公、三安。企業自身發展首先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制度環境要讓企業家感到安全、安定、安心,更重要的是企業家自身要秉承正直、正義、正氣的品德。這是一整個生態系統的總建設,需要各方齊頭并進,聯動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社會財富和作為企業家群體的個人財富都得到了快速積累,這個時候對于企業家而言,更需要自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中,企業家精神除了不斷創新、堅韌不拔、具有商業敏感度以外,還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與修養,做到正直、正氣、正義,以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來發展和壯大企業。而作為外部環境,政府層面也須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以各種長效機制,來讓企業和企業家感到安全、安定、安心。
中國在30年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速度之快可謂全球奇跡。但這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期階段。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歷史與進程,可以看到企業家的創新和嘗試也在不斷推動著法律與制度環境的改善。隨著社會經商機制和法律法規的不斷成熟,這種互動式推進會不斷提高和完善營商環境和生態文明。在目前的階段下,更需要企業家以更高的自我要求,適應這個階段的需要。
因為工作關系,我也經常關注海外企業及企業家們的成長軌跡,并與中國企業家進行對比。最近有一部美國紀錄片《美國的商業締造者》(ThoseMenWhoBuiltAmerica),描述了美國四大企業家族:船運大王范德貝爾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和汽車大王福特。他們自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在一片商業洪荒中,在法律不健全的社會制度中,經歷野蠻成長,最終建立商業帝國。這些商界人物以創新精神推動經濟發展,當他們逐漸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之后,其企業發展與政府當時的許多法規產生沖突。政府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立法以適應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例如,當時幾大家族在商業上的壟斷帶來不公正公平的經濟發展秩序和環境,倒逼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誕生。
現在中國的企業家群體和企業家精神正在蓬勃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們已經意識到發揮企業家精神的必要性,開始注意把自己的正直、正義、正氣品質融入到社會責任感中。
我觀察,過去10年,中國的企業家精神正得以快速發展,社會發展中可供企業家發揮地空間也越來越大。企業家們渴望有與時俱進的法律制度來保障他們發揮更大的社會責任和作用。舉一個例子,國外企業家開展公益活動或者進行慈善捐款,備案登記制度簡單高效。而目前國內企業家捐贈從稅收政策到成立基金會過程相對比較繁瑣,企業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這是互相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
另外,企業家也需要獲得財產上的安全感,讓他們內心感到安定。自去年年底,國家相關部委不斷出臺措施,進一步限制對外投資中的非理性行為。這些行為當中確實存在一些資產海外轉移的問題,也從側面折射了中國企業家群體對自己名下財產的配置和傳承的想法,需要一些制度安排來打消他們的疑慮。
總體上看,中國不斷進步的社會環境和快速發展的市場,是企業家財富積累的最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企業家精神不光是冒險和創新,更重要的是有社會責任感以及勇于擔當的意識。▲
(作者是英仕曼集團中國區主席)
環球時報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