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
除美國外的TPP11個成員國在此次APEC會議上達成新協議的消息公布后,在國際國內都產生較大影響。國內有些人認為,相比之下,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進度有點落后。還有人認為,由于新版“TPP11”中有4個成員國與RCEP重疊,新協議將影響到RCEP,甚至認為中國應反思當初對TPP的態度。
我認為這些看法不符合事實,理由有三:第一,應認清日本的角色和作用。當今世界,美國已逐步退后并讓出部分舞臺,不愿再高舉貿易自由化的大旗。而中國正一步步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日本指望不上美國,更不愿意中國充當美國退出后的旗手。
為了在此次APEC峰會上達成新協議,日本會前會后、臺上臺下不知搞了多少小動作,花費了多少外交資源,目的就是要通過“TPP11”將日本變成政治大國,未來五至十年內在整個亞太地區發揮主導作用。
目前,日本對RCEP態度依然不明朗。它不明確說不參加RCEP,也沒有提希望中國參加新版TPP,其核心仍是對RCEP的極大抵觸。日本在APEC上投入這么多力量,達成一個不涉及二三十條原版規則的半成品協議,一方面是想以所謂更高標準的協議將RCEP比下去;另一方面也是留下后手,為今后參加RCEP談判撈取更多好處,占據更大話語權。
第二,應給其他國家更多時間。RCEP的談判參與國眾多,涉及面很廣,各國間經濟發展程度差距較大。有些已經參加“TPP11”的國家,對跟著日本搞動作會不會惹怒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也有疑慮。還有些國家沒有完全認清RCEP引領亞太地區達成協議的遠景。
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在區域內搞小集團,是TPP之所以失敗的根本原因,其本質是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逆流。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努力打造“平等協商、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合力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我希望目前仍在搖擺不定的國家看到,一個更加公平平等的貿易規則,比一個勉強湊齊、排斥它國的協議要好得多。新版TPP逃不過胎死腹中的命運,相關國家有必要改變態度,拿出政治決斷。
第三,我們自己應當保持對RCEP的戰略定力。RCEP是中國首次擔任主導角色的區域性自貿協定,受到一些質疑和排斥,相關國家有遲疑猶豫都很正常。RCEP是亞太各方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的平臺,是整個亞太地區引領全球經濟復蘇,以及下一步解決全球發展治理問題的關鍵。新版TPP的初步達成對RCEP沒有影響,RCEP有自己談判的節奏,未來中國仍將加快RCEP和FTAAP的談判進程,相信其優勢將隨時間體現?!?/p>
(作者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