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優杰
摘要: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多樣,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更加優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加凸顯。通過加強課程建設、豐富活動內容和開展測評輔導,能夠有效促進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大學生;生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1971年,美國聯邦教育署署長馬蘭博士首次提出了生涯教育,此后生涯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這里探討的生涯教育不僅指職業生涯教育,而且包含了學業生涯在內的多方面內容,在指導學生開展生涯認知、探索、決策、規劃和行動的過程中,增強思想素質,提升生涯發展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職業規劃和素質拓展、生活管理等方面全面發展。
一、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依據
(一)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發展理論主要起源于哈維赫斯特的發展階段論和金斯伯格等人的職業發展理論。舒伯集差異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職業社會學及人格發展理論之大成,系統地提出有關生涯發展的觀點。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主要包括了生涯階段分期論、生涯過程循環論和生涯角色論。
大學生正處于個人生涯發展的探索階段,高校開展生涯教育重點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通過分層次、分階段講授大學生生涯規劃理論知識,開展有特色的生涯規劃輔導活動,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業、職業發展及思想、心理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個人智力、體力在多方面充分、自由發展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核心要義。高校開展生涯教育以全面發展為目標,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涯發展意識,重視自我生涯全面發展。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要有步驟、分階段地指導學生做好學習、生活管理、情感等方面的系統規劃,并組織開展生涯規劃類、生活管理類、思想素質類拓展活動,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會得到全面均衡發展。
二、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依據
(一)生涯教育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多樣
在生涯教育過程中,通過引入生涯測評系統,幫助學生了解個人興趣、性格等個體特質,進而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化特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生涯團體輔導、生涯個體輔導及朋輩輔導,更多采用互動式、啟發式、體驗式教育方式,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生涯探索、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完成生涯發展目標。這樣的教育過程改變了以往方式單一的教育方式,有效化解了學生的抵觸情緒,有力提升了教育效果。
(二)生涯教育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更加優化
通過開展生涯環境認知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環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及時建立家庭學校溝通機制,搭建校企合作實習基地等平臺,加強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發展。這有效解決了以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視學校育人,忽視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育人作用的問題,有利于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協同育人局面。
(三)生涯教育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加凸顯
開展生涯教育,指導學生堅持全面生涯發展觀,把個人的發展同國家、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積極認真做好個人生涯規劃,確立符合自己的近遠期學業和職業發展目標,這樣能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努力完成學業。
三、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課程建設
第一,建設生涯課程群。探索建設以大學生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為主要課程的生涯課程群。課堂教學不僅傳授生涯教育理論,更注重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把學生思想引向積極關注國家、社會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第二,組織生涯教育專項輔導。一方面,以講座形式充分開展開學季和畢業季教育。入學季教育重在強調生涯規劃重要性,啟發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涯規劃意識。畢業季教育重在將誠信教育等內容融入就業指導服務中,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另一方面,積極邀請校內外名師及優秀校友,通過日常專題教育輔導,傳授學生知識經驗,促進學生成長。
(二) 豐富活動內容
高校開展生涯教育,側重學業生涯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通過開展學習發展類和職業發展類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發展。
推出特色學習發展類活動。根據學生專業內容和特點,組織邀請“學霸”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活動,傳授學習經驗,啟發學生做好個人學業規劃。組織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可以開展讀書會、辯論會等活動,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打造品牌職業發展類活動。以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為立足點,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個性化職業規劃培訓、生涯規劃大賽、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促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同時,加強與用人單位聯系,聯合開展職業發展類活動,增強學生適應能力。
(三)開展測評輔導
實施生涯心理測驗。心理測驗是開發潛能的重要方法。學校可以充分運用心心理學相關心理測驗量表,如通過職業興趣測驗、價值觀測驗等方式,讓大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興趣、個性等特質,有助于加強自我認知,有助于把握個人潛能和職業發展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能夠更好把握學生特點,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開展生涯輔導。開展生涯團體輔導,根據學生共性問題,給予學生細致輔導,實現團體互助的良好效果;開展生涯個體輔導,根據學生個性問題,在師生間互動與交流中,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在朋輩輔導中,學生間的深入溝通極大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理,自身發展中的困惑與問題通過朋輩間的輕松暢談、互相幫助得到了解決。
總之,生涯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素質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挖掘生涯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二者深層次的有機融合,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沈之菲.生涯心理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于祥成.生涯輔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價值探微[J].思想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