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么安建
【摘要】在藏族文化中,藏醫學屬于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與高原地區疾病、自然環境進行不斷斗爭之后總結出來的經驗,屬于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醫藥科學和醫療保健方式,它與印度吠陀醫學、中醫學、西方傳統醫學(希臘-羅馬-阿拉伯醫學)并稱世界四大傳統醫學。
【關鍵詞】藏醫學;概念;學說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5..02
藏醫學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并且形成了系統化的理論體系,具有豐富的內容,診療技巧眾多,具有明顯的高原和民族特色[1]。在遠古時期,在西藏高原進行生存的居民,為了能夠生存下來,需要和大自然進行博弈,所以對一些植物性能進行了總結,并且將其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本研究主要針對藏醫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綜述。
1 藏醫學的由來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藏醫學在總結自己民族豐富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吸收和參考古印度吠陀醫學和中醫學、波斯醫學等醫學內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公元8世紀藏醫大家宇妥.云丹貢布編撰了藏醫學奠基著作《四部醫典》,其內容涉及人體生理解剖、胚胎發育、病理病因、治療原則、臨床各科、藥物方劑、診療器械、滋補養生、防病保健及醫德醫風等藏醫體系的理論和實踐的全部內容[2]。在十八世紀時,有一名偉大的藏醫學家叫做家帝瑪.丹增彭措,他編寫了一本叫做《晶珠本草》的醫書,該醫書中記載了眾多藥物,詳細描述了藥物主治功能、藥性、藥味、形態以及生長環境等,該書屬于該書集藏藥本草學之大成,具有較高的動植物學與醫藥學價值,屬于藏醫對人類醫學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藏醫學中認為,五源組成了人體和世界萬物,人體中存在有三大排泄物、七大物質和三大因素,骨骼、肌肉、經脈、五臟六腑等屬于人體的主要構成部分,五源也就是空(虛空)、風、火、水、土,其中組成世界的基礎物質為風、火、水、土,胚胎各個組織器官的形成和發育都是在五源的作用下完成,而三大因素、七大物質(飲食精微、血、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三排泄物(糞便、尿液、汗液)亦是由五源組成的,并且能夠為含有五源的各種食物提供充足的能量,以此來對其存活、發育與成長進行有效促進。疾病的發生也是因為人體內五源的失衡紊亂所致,因而疾病治療也是為調和體內的五源[3]。
2 藏醫學的相關學說
藏醫學理論核心為三因學說,其主要組成物質為培根、赤巴與隆,以此來對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發病機制和治療機制進行解釋,同時也認為這三種物質是人體組成的重要基礎物質,能夠為生命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4]。這三種物質能夠在生理狀態下保持相互之間的平衡、協調,進而對人體正常生理活動進行有效維持。當人體處于病理狀態,在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會導致三種物質出現失衡的現象,進而引發疾病出現。而治療疾病的實質就是調整這三種物質,使他們趨于平衡。
藏醫胚胎學認為,魚(水生動物)、龜(爬行動物)、豬(哺乳動物)屬于人體胚胎需經歷的三個階段,它對動物進化過程進行了準確性的描述,屬于高等動物進化史的一個重要縮影,對我國醫學、世界醫學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
藏醫解剖學詳細描述了人體骨骼數目,認為人體中有十二個四肢大關節、三十二顆牙齒、二十四根肋骨、三百六十塊骨骼。藏醫學在神經血管方面認為,有各種脈絡在人體中進行分布,并且部分脈絡之間處于相互連接的狀態,也可以將其稱之為聯結脈。黑脈(血管)和白脈絡(神經)屬于聯結脈的兩種主要類型,從腦中向背髓內伸出一支較粗的命脈,然后再由多種分支散發出來,在四肢、五臟裝腑進行分布,以此來進行運動與感覺。
3 藏醫學診斷方法
相對于其它醫學體系,藏醫學的診斷方式與其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但是其特色更加突出。尿診屬于一種重要的藏醫學診斷方式,主要是對尿液是否存在漂浮物、沉淀物、泡沫消失快慢、泡沫大小多少、臭味濃淡、熱氣持續時間、尿色濃淡等經性觀察,如果患者的尿液為紅黃色,并且有濃厚的臭味,熱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有黃色泡沫出現,沉淀物如亂云狀,則說明其為熱性患者。其次,脈診也屬于一種重要的藏醫學診斷方式,與漢族醫學有相似的切脈部位,藏醫在疾病治療上的方法多種多樣,藥物與飲食屬于兩種主要的內治方式,要求將季節特點作為依據,對患者飲食起居進行合理調整。穿刺、藥水浴、敷燙、藥熏、拔罐、火灸、外擦、按摩、放血等屬于主要對策外治方式。散劑、膏、丸屬于主要的藥物劑型,蜜丸、水丸則屬于主要的丸劑,酥油丸更具民族特色。
3 結 語
藏醫學屬于傳統醫學的一種,民族特色濃厚,臨床經驗豐富,理論體系完善。它不僅能為藏族人民的身體健康提供重要保障,而且也豐富了世界醫學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藏醫學的作用將會不可估量。
參考文獻
[1] 圖門吉日嘎勒.再論西方醫學史視野下的藏醫學--關于對瑪莉安娜·溫德爾《藏醫學及其體液元素概論》的文獻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40-345
[2] 扎西東主,王仁嬡,索南卓瑪,等.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中藏醫學養生思想研究的比較[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9(3):3-5.
[3] 吳堅,德吉措姆,宗喀·多杰才讓,等.淺析藏醫藥學發展史及其理論核心[C].全國藏醫藥學術交流與適宜技術培訓會(五藏區會議)論文集,2012:1-6.
[4] 圖門吉日嘎勒.論西方醫學史視野下的藏醫學--關于對瑪莉安娜·溫德爾《藏醫學概論》的文獻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696-698.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