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崔極哲 金善愛 黃世威 吳帥 拱偉 王芊芊 王霞 田洋
【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基于中醫玄府學說理念研發的眼球運動康復儀訓練對眶壁骨折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共72例,單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6例,康復治療7天,分別應用眼球康復訓練儀和超短波物理治療。結果 治療組眼球運動障礙分級0級、Ⅰ級、Ⅱ級、Ⅲ級的例數分別為15、15、4、2例,其中0、Ⅱ級的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為7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基于中醫玄府學說理念研發的眼球運動康復儀治療對眶壁骨折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康復結局更加理想。
【關鍵詞】玄府學說;眶壁骨折;眼球運動障礙
【中圖分類號】R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8..01
中醫學“玄府學說”是金代醫家劉完素在眼科學中建立的重要基礎理論,我們據經引傳,根據其“以通為治,以通為順”等法則為基礎研發眼球運動康復訓練儀,制定訓練方案,將中西醫理論合理的結合應用,對眶壁骨折術后患者給于眼球運動康復訓練,療效滿意,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科72例眶壁骨折術后患者,年齡18-72歲,行經導航輔助鼻內鏡下眶壁骨折修復術治療,術后生命體征平穩,意識清楚。采用單盲-隨機法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6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齡(48.53±13.68)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眼部外傷史,年齡在18~72歲之間;經傷眼CT檢查確診。術后存在①眼球完整,無眼球破裂傷;②眶壁內、眶壁外術后出現眼球運動障礙;③眶壁骨折術后新發復視或眼肌麻痹導致的復視;④眶壁骨折術后出現水腫、血腫者。
1.3 方法
對我科室住院72例眶壁骨折術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單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6例,分別采用眼球運動康復訓練儀治療方案及超短波治療,治療前后對患者的視力恢復情況觀察,對術后合并癥的干預作用,并經康復評價總結臨床療效。
1.4 治療方案
1.4.1 治療組
采用眼球運動康復訓練儀康復治療方案,眼球運動訓練方法:患者取坐位,第一眼位與中心注視點等高,注視距離為50 ㎝,2次/d,30 min/次。基本原則是眶底骨折作垂直方向運動為主,眶內壁骨折做水平方向運動為主。治療7天。
1.4.2 對照組
采用超短波治療,100 Hz,無熱量,單極治療,
12 min/,2次/d,間隔6 h以上,治療7天。
1.5 評價方法
1.5.1視力測試
應用標準對數視力表進行測試。
1.5.2 眼球運動評價
通過被動牽拉試驗、主動收縮試驗、角膜映光法和患者眼球自主運動共同分析。眼球運動的正常幅度:①水平運動:向鼻側轉動,瞳孔內側緣達上下淚小點垂直連線處;向內顳側轉動,角膜顳側緣達外眥角處。②垂直運動:向上轉動,角膜下緣達內外眥連線處;向下轉動,角膜上緣達內外眥連線處。眼球運動障礙分級參照文獻1[1]擬定。
1.5.3 復視檢查
采用馬氏桿、三棱鏡檢查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再用同視機檢查九個方位。
1.5.4 療效判定標準[2]
①治愈:眼位正,眼球運動自如,復視消失,復像圖實像、虛像基本重合。②顯效:眼球運動自如,外觀無斜視,復視明顯好轉,復像圖顯示復視角度、距離明顯改善,實像、虛像基本重合。③有效:眼球運動障礙部分恢復,復視有不同程度好轉,復像圖實像、虛像距離及角度縮小。④無效:眼球運動、復視、斜視無變化,眼位仍偏斜,復像圖無改善。
1.6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1)治療前后眼球運動障礙的比較
(2)兩組視力比較,治療前后組間和組內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復視比較,治療后組內比較治療組P<0.01,對照組組內比較P<0.01,兩組治療后組間比較P<0.01,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水/血腫程度比較,治療后組內比較治療組P<0.01,對照組組內比較P<0.01,兩組治療后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療效比較
3 結 論
復視、水腫和眼球運動障礙是眼眶骨折患者最常見的伴發癥。主要指術前沒有、術后發生,或術前存在、術后加重的復視和眼球運動障礙[3]。玄府者,所以出津液也,具有運行氣機和流行津液的功能。復視表明患者雙眼均存有較好視力,雙眼單視遭到破壞。本研究表明通過訓練雙眼單視可能恢復,雖然復視恢復周期需要時間較長,離院后仍需堅持訓練,但在圍手術期快速康復中康復訓練、康復護理對恢復期康復結局有意義,治療組視力康復周期更短,術后效果優于對照組。
中醫認為“郁”和“虛”是導致玄府功能失調的主要病機,故“開玄府、散郁結”是治療眼傷的重要法則。眼肌康復訓練可達到玄府通利,氣液通暢,目得濡養的目的。通過促進氣血津液的運行而起到開通玄府的作用,體現以通為順、以通為治之法,闡明玄府通微循環、玄府通利則目視精明之說。眼球運動訓練裝置是基于眼球運動功能的訓練儀器[4-5],用于眶壁骨折手術后常規術眼拆除繃帶的患者,通過訓練,使肌肉不斷收縮、舒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直肌水腫,恢復肌肉功能,有利于復視消退及緩解眼球運動障礙。
康復訓練有利于提高術后患者眼視力及滿意度、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對眼術后合并癥的物理治療以及對出院后患者的關懷治療值得我們在臨床中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WERNER SC.Modific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ye.changes of Gravesdisease: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Hoc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ThyroidAssociation.Clin En-docrinol Metab,1977,44(1):203.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14.
[3] 王 毅,肖利華.眼眶內壁爆裂性骨折的手術修復.中華眼科雜志,2012,48(8):688.
[4] 田 洋.Ergonomics-based presump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13):2596-2600.
[5] 田 洋.Ergonomics impact of the factors of rehabilition medicine.Journal of Rehabilitaion Medicine.2008.5pp002-095:119-120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