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討激素替代、運動療法對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絕經期骨質疏松癥婦女納入作為研究對象,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觀察組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聯合運動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骨密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腰椎L2~4、股骨頸等處骨密度均較治療前明顯增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腰椎L2~4、股骨頸等處骨密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對照組為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激素替代療法聯合運動療法治療絕經期婦女的骨質疏松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可有效提高骨密度,且其治療安全性可靠。
【關鍵詞】 絕經期; 骨質疏松癥; 激素替代; 運動療法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2.02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2-0050-02
骨質疏松癥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在絕經期婦女中的發病率較高,是導致絕經期婦女骨折、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1]。當前,臨床上一致認為,絕經期婦女發生骨質疏松癥主要與雌激素分泌不足有關,故臨床上治療絕經期骨質疏松癥多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2]。近年來,臨床上發現,運動與骨密度密切相關,可能會促進骨質代謝,提高骨密度,故還可采用運動療法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3]。本研究旨在對激素替代、運動療法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為此,針對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絕經期骨質疏松癥婦女進行隨機對照研究,具體報道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絕經期骨質疏松癥婦女納入作為研究對象,均明確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均已絕經,近6個月未曾使用任何激素類藥物,且在研究前對本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參與。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52~66歲,平均(59.17±6.62)歲,絕經時間1~5年,平均(3.08±1.74)年;觀察組患者年齡51~67歲,平均(58.95±6.81)歲,絕經時間9個月~6年,平均(3.56±1.9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飲食控制,飲食以高鈣含量、低鹽、高蛋白的食物為主,戒煙酒,酌情給予鈣爾奇D3片治療,口服,2次/d,2粒/次。
對照組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雌激素選用雷洛昔芬,口服,1次/d,60 mg/次。
觀察組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聯合運動療法,雌激素替代治療方法同對照組,運動療法可根據患者喜好及意愿選擇健身操、太極拳、跑步等方式,每周運動次數需超過3次,每次至少持續30 min,運動時心率應控制在靜息時心率增加30%~50%。
1.3 觀察指標
連續治療6個月,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骨密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療效劃分為顯效(疼痛消失,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骨密度提高超過2%)、有效(疼痛減輕,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骨密度提高1%~2%)、無效(疼痛、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見緩解,骨密度提高不足1%),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骨密度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檢測部位為腰椎L2~4、左側股骨頸這兩個部位,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檢測。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骨密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腰椎L2~4、股骨頸等處骨密度均較治療前明顯增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腰椎L2~4、股骨頸等處骨密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共出現面色潮紅1例,心悸2例;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共出現面色潮紅1例,心悸1例。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其臨床特征主要為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受到破壞,骨質脆性增加,骨骼的生物力學強度減弱,容易因外部應力而致骨折[5-6]。骨質疏松癥在全年齡段均可發病,其發病年齡分布主要取決于其骨質疏松癥類型,其中,絕經期婦女人群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高發人群,一般情況下,在骨量丟失階段的骨質疏松癥尚能有效治愈,但由于骨單位消失具有不可逆性,隨著骨量丟失的增多,其治療難度越來越大,且患者容易因骨質疏松癥而發生骨折,對其日常生活十分不利,故臨床上應對絕經期婦女的骨質疏松癥予以盡早治療[7-9]。
由于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絕經期婦女卵巢功能減退所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密切相關,故在現階段,臨床上治療絕經期骨質疏松癥主要采取雌激素替代治療,是在鈣劑、維生素D等基礎治療之外的治療手段[10-11]。本研究中的雌激素選用雷洛昔芬,不僅可與雌激素受體進行結合,調節雌激素基因表達,對雌激素分泌予以刺激,使其分泌增多,還可對骨吸收進行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對骨代謝產生促進作用,達到改善骨質疏松癥的目的[12]。運動療法是近年來逐漸應用的一種骨質疏松癥防治方法,其可通過促進患者局部肌肉收縮,對肌肉附著部位的骨骼進行刺激,從而促進其骨質代謝[13-15]。而單純的運動療法或激素替代療法對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由于運動療法與激素替代療法作用于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機制不同,兩種方法可聯合應用,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endprint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腰椎L2~4、股骨頸等處骨密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激素替代療法與運動療法聯合應用可有效提高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改善其骨密度。同時,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與對照組的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激素替代療法與運動療法聯合應用的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采用激素替代療法聯合運動療法治療絕經期婦女的骨質疏松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可有效提高骨密度,且其治療安全性可靠。
參考文獻
[1]劉軍平,李軼煒,龍云,等.影響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多因素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0):59-62,66.
[2]李旭卿,陶麗娜,任洪葉,等.雌激素替代療法聯合運動療法對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1):3099-3101.
[3] Kemmler W,Bebenek M,Kohl M,et al.Exercise and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Final results of the controlled Erlangen Fitness and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Study (EFOPS)[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5,26(10):2491-2499.
[4]黎宗保.激素替代療法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子宮內膜及骨代謝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6,56(25):90-92.
[5] Gibson-Helm M,Teede H,Vincent A,et al.Symptoms, health behavior and understanding of menopause therapy in women with premature menopause[J].Climacteric: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2014,17(6):666-673.
[6]蘇凡,林靜霞,吳利秋,等.阿侖膦酸鈉與激素替代療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46):6893-6898.
[7]黎卓華,吳學詩,崔敏濤,等.運動聯合碳酸鈣維生素D對絕經早期女性骨標志物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4):452-454.
[8]李緒貴,張琦,熊昌軍,等.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9):5047-5049.
[9]李紅.激素替代療法聯合福善美及單用福善美治療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和骨量減少的效果評價[J].中國綜合臨床,2016,32(6):557-560.
[10]鄒軍,章嵐,任弘,等.運動防治骨質疏松專家共識[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11):1291-1302,1306.
[11]白俊麗.激素替代療法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7,26(2):107-109.
[12]秦云,唐希才.激素替代療法對MPS婦女骨密度及激素水平的影響[J].熱帶醫學雜志,2016,16(7):912-914,929.
[13]郭梁,呂曉紅,張婧,等.絕經后運動人群與非運動人群骨密度的追蹤調查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8):948-951.
[14]郭梁,王震,譚先明,等.運動對絕經后女性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4,29(4):257-259.
[15] Movaseghi F,Sadeghi H.Effect of Three-year Multi-Component Exercise Training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Content in a Postmenopausal Woman with Osteoporosis:A Case Report[J].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5,44(5):701-704.
(收稿日期:2017-0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