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目的 分析影響血常規檢測結果的因素,并提出相關預防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健康體檢的志愿者45例,采取患者靜脈血、末梢血進行血常規檢查,對比分析不同室溫、不同檢測時間點以及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常規檢驗結果。結果 對比靜脈血和末梢血的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水平(Hb),末梢血的檢測值高于靜脈血,而末梢血的血小板計數(PLT)低于靜脈血,組間數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靜脈血和末梢血的中間細胞百分比(MXD)無明顯差異;2 h內,靜脈血的血常規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6 h后PLT交即刻檢驗下降,而MXD顯著上升。不同保存溫度下,WBC、RBC、Hb、PLT無明顯差異。結論 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因素較多,檢驗員應做好檢驗前和檢驗中的質量控制,減少誤差。
【關鍵詞】血常規;檢測結果;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8..01
血常規是幫助臨床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手段[1]。但臨床受很多外界因素影響,如采血部位、血液標本送檢時間、保存方法導致血常規的檢驗結果出現一定誤差[2]。基于此,本研究搜集45例健康體檢者,并在不同條件下對體檢者的血常規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志愿者45例,入選者包括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23.4~43.2歲,平均(33.3±2.5)歲。
1.2 方法
本研究所用儀器為Backman Counter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選用的稀釋液均為本儀器標配稀釋液,采血管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采取入選者4ml空腹靜脈血,采血部位為肘靜脈,采集好的血液標本分裝于2支抗凝管中。在入選者左手食指或無名指取末梢血。對比靜脈血和末梢血在不同室溫下,不同測定時間下的血常規檢驗結果差異。
1.3 觀察指標
測定WBC、RBC、HB、PLT、MXD。
2 結 果
末梢血的WBC、RBC以及HB檢測值均顯著高于靜脈血。末梢血的PLT檢測值顯著低于靜脈血。
3 討 論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液體組成,血常規檢驗主要是檢驗血液的有形細胞部分。眾所周知,血液含有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即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三種,如果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發生病理改變,會影響人體全身組織器官,相反,組織或器官的病變可從血液成分的變化中被反應出來,因此,臨床醫生常根據血液分析的結果了解疾病嚴重程度,對疾病做出診斷[2]。但臨床血常規的的檢驗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存儲條件、采血部位、不同檢驗時間都會影響血常規的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改善血液檢驗因素的措施:血常規是當前血液檢驗中最基本的檢測方法。其中,靜脈采血和末梢采血是較為常見的血液采集方法。要想減少影響血液標本因素,必須要嚴格控制其質量。首先檢驗人員應該熟練掌握檢驗的基礎知識,并且與護士進行溝通,講述采集、存儲、送檢等過程的重要性;其次,在采集前要遵循醫囑,合理選擇真空管,明確其干擾因素,對患者做好指導工作,了解患者生理狀態以及用藥狀況,積極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叮囑患者保持空腹11 h左右,禁止劇烈運動或于運動后30 min再予以采集;然后,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護士要認真進行各項核查工作;最后,要規范存儲、送檢過程。采血前應明確采血量,所有的試管及針頭都應干燥清潔,采血速度要適中,標本抗凝應選擇合適的抗凝劑,標本運送過程中不能出現劇烈震蕩。
本研究結果提示,末梢血的WBC、RBC以及HB檢測值均顯著高于靜脈血,分析原因可能是末梢血血管管徑狹窄,循環不暢,局部溫度低,因此會出現血液成分沉積的現象,使得細胞計數偏高[3]。在采集末梢血時,由于針刺深度不夠,通常會反復擠壓,使PLT損耗或聚集,從而使PLT降低。本研究結果也提示,末梢血的PLT檢測值顯著低于靜脈血。
在不同檢驗時間下,血液在放置6 h后PLT檢測值顯著降低,這可能與PLT發生黏附聚集有關,由于PLT黏附聚集,從而出現大量顆粒物,而血細胞分析儀采用的是電阻抗原理,因此難以將聚集的PLT納入計數范圍,因此出現了PLT降低的現象。而MXD升高可能是因靜置過程使血液出現分層,從而產生不同代謝物,影響了血液的滲透壓,使白細胞體積發生改變。在血液靜置2h后,血液的各項檢測指標均無明顯差異,說明,采血后2 h進行血常規測定,所得到的的檢測值最準確。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無論是在溫室保存還是在冰箱保存,所得到的血常規檢測值均無明顯差異。只有注意每個環節,提升醫務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視度,嚴格把握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減少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中出現的因素。結合上述結果發現,在進行血常規檢驗的過程,做好血液標本抽取部位、嚴格掌握檢測時間,做好檢測前及檢測中的質量控制,保證血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于廣亞.影響血常規檢測結果相關因素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14):8-9.
[2] 趙風雪,張 春,王耿新,等.血常規檢測結果影響因素的臨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45(4):11-13.
[3] 文家遠.臨床血常規檢測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對策初探[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3):150-151.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