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霞
【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細節管理在兒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兒科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細節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比對照組明顯跟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兒科患者,采取細節管理,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矛盾發生,促進護理規范化,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兒科;護理;細節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5..01
在兒科臨床,護理工作作為一項復雜性、繁瑣性工作,因患兒年齡小,機體發育不成熟,病情發展十分迅速,加上患兒認知能力不高,增加了兒科護理難度。若護理工作存在缺陷,必然會造成未知損失。所以,在兒科臨床護理中,采取細節管理方式,促使每一項護理任務得以落實,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兒科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兒實施細節管理,取得了良好護理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兒科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其中研究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7歲,平均年齡2.2歲。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月~6歲,平均年齡2.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性護理。
研究組:實施細節管理。待治療完成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經過治療后,研究組35例治愈、14例好轉、1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98%。對照組20例治愈、15例好轉、15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75%。研究組護理效果比對照組明顯要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經過護理后,研究組40非常滿意,9例較滿意,1例滿意,總滿意率100.0%。對照組20例非常滿意,10例較滿意,3例滿意,17例不滿意,總滿意率為66.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針對兒科護理工作,因其難度較大。所以,為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必須在兒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細節管理模式。
其一,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有意識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做到護理時保持微笑,多關心患兒和家屬。實施護理動作,必須向患兒、家屬介紹動作流程、作用,鼓勵患兒,盡可能獲得患兒和家長配合。若操作出現失敗,切勿推卸責任,要誠懇道歉,防止出現護患糾紛,耐心向家長解釋。同時,主動向家長介紹護理時所用藥物作用、名稱、適應癥和不良反應,降低家長擔心。另外,對于藥物費用,必須實現透明化,降低家長經濟負擔,做到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一切滿足患兒為主,保持護患的良好溝通,及時向家長反饋患兒病情康復情況。其二,強化護理管理流程。對于護理管理,作為提升護理質量關鍵方法,為滿足護理需求,構建健全護理管理機制,從患兒檢測開始,必須認真把握每一環節。對于交接班護理人員,必須完成交接工作,做到物品統一擺放,立足細節優化護理流程,構建監督小組,定期組織開展會議,分析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總結提出解決措施。其三,加強細節風險管理。因兒科護理工作十分復雜,且工作量較大,護理錯誤幾率較大。所以,按照以往護理經驗,必須總結錯誤環節,提醒護士避免出現同類錯誤。對于患兒床位變換,必須及時更新信息,以便于醫師查對。為患兒用藥,必須仔細核對患兒相關信息,例如床位號、姓名和藥品名稱等。同時,針對病情危重患兒,必須強化護理管理,特別是節假日和夜間護理,必須更加細心護理,強化安全監控,重視消毒隔離,因患兒機體抵抗能力較弱,必須提升消毒意識,有效隔離細菌,減少感染病菌感染率。其四,提升護理人員素質。對于兒科護理工作,護士專業素質作為護理質量基礎。必須注重護理人員素質培養,不僅需要培養護理人員基礎操作,結合護理工作發展,動態了解護理行業變化,不斷提升護理心理素質,應變能力。
在本組實驗中,兩組患者經過護理,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8%比對照組的75.0%明顯更優,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100%比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為66%明顯要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針對兒科患者,采取細節管理,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矛盾發生,促進護理規范化,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謝青青,王晶晶,白薔薇.OSCE在涉外護理專業護生技能考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07):847-849.
[2] 王新輝.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5):68-69.
[3] 王 晶.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3):9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