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百靈
【摘要】目的 觀察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疏導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共選擇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及對照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疏導,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結果 經治療及護理措施干預后,觀察組在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及情感職能等生活質量指標的改善情況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干預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較好,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2型糖尿病;中醫;飲食護理;情志疏導;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8..01
2型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中十分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點,可歸屬于中醫學“消渴”病證范疇。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本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有報道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本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第三大疾病[1]。2型糖尿病如不能給予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干預,常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嚴重的并發癥,如腎損害、眼底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心臟損害等,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危害性極大。近年來筆者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疏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選擇12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糖尿病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2組,每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0~73歲,平均年齡(57.3±5.5)歲,病程1年~20年,平均(6.8±0.6)年;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57.5±5.1)歲,病程2年~18年,平均(6.9±0.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案
兩組患者給予相同的治療方案:給予糖尿病飲食,適當運動,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同時配合降血脂、降血壓、改善血液循環、營養神經及中醫藥治療等。
1.3 護理干預
1.3.1 對照組在給予治療的同時,給予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如遵醫囑定期監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壓等水平,詳細記錄,并注意病情觀察;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進行鍛煉,如八段錦、散步、游泳、太極拳等,有利于促進血糖、血脂水平的下降,減輕體重;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避免藥物過量或漏服等;指導患者以低糖、低脂、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為主,適當飲水,忌煙酒等,同時應定時定量進餐、少食多餐[2]。
1.3.2 觀察組在給予治療及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再予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疏導,具體措施如下。
(1)飲食護理:中醫飲食護理重視辨證施膳,應根據醫生辨證論治分型,給予飲食指導,如辨證為陰虛內熱者,應忌食辛辣、刺激、油膩性食物,以防傷陰而加重內熱,并可選擇枸杞子、桑葚、女貞子、旱蓮草、生地黃、天花粉等中藥制成藥茶、藥粥食用;辨證為陽氣虧虛者,則宜少食寒冷食物、少飲冷飲等,可選擇胡桃肉、桂圓等;如辨證為痰熱內盛者,可選擇決明子、竹茹等;辨證為脾氣虧虛、痰濕內盛者,可選擇山藥、白術、薏苡仁、茯苓、冬瓜子等食用。
(2)情志疏導:中醫情志護理有著悠久的歷史,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適用。中醫情志疏導方法多樣,如五情相勝法、愉悅調節法、音樂療法、激怒調節法等,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選用。五情相勝法即根據“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的原則[3],針對患者存在的情志問題,采用相勝之法,如對于恐懼者,可采用思解方法。
1.4 觀察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評定簡表做為評價工具,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包括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及情感職能等4個方面。
1.5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3 小 結
綜上,采用中醫飲食護理及情志疏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較好,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管玉香.糖尿病病人應用中醫護理方案的干預效應與思考[J].全科護理,2015,13(21):2047.
[2] 黃佑艷,胡 珊,董艷其,等.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護理對策與護理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4,8(20):44.
[3] 沈 琦.中醫飲食及情志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1.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