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時代的信息逐漸膨脹,人們越來越喜歡用經濟、理性的思維思考問題,由倫理道德情感和物質生產結合在一起的夫妻們,對夫妻間權益的分配和保護也更加關注,因此規范、調節、指引人們的法律對婚姻的公平、公正以及民事主體正當權益的保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規定了夫妻財產的歸屬問題,難免和規定相關財產的物權法產生交叉,如果兩者不能有效的銜接便會產生沖突。當前婚姻法中關于夫妻財產制和物權法的沖突主要表現在不動產所有權歸屬等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夫妻財產制和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根據其產生沖突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夫妻財產制 物權法 沖突
作者簡介:肖瀟,河南城建學院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23.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357
一、夫妻財產制
夫妻財產制也叫婚姻財產制,是指對夫妻之間財產關系進行合理調整的一種法律制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含義是指婚前和婚后夫妻之間財產的使用、歸屬、處分、管理和債務清償時、婚姻關系解除時財產得以清算時的法律制度。
狹義的含義是指夫妻所有的財產權在婚姻關系有效期間的法律制度。
本文主要介紹狹義的夫妻財產制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主要是因為夫妻財產制度廣義的含義還包括調整婚前的財產,但是按照當前法律規定,雖然婚姻關系發生改變,但是婚前財產仍然歸夫妻各自所有,和物權法規定的所有權相適應。夫妻財產制狹義的解釋指的是夫妻財產在婚姻關系存在期間的歸屬權問題,此時夫妻財產制在婚姻法中額規定就和物權法產生一定的矛盾。
二、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
(一)法定財產制和物權法的沖突
法定財產制度指的是婚前和婚后都沒有約定夫妻財產關系,或約定不產生法律效應時,適合法律所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度。在我國除了特殊項屬于個人財產之外,婚姻關系存在期間夫妻獲得的財產屬于雙方共同所有,這雖然符合物權法的規定,但是卻和其中的公示制度產生沖突。動產交付就是對所有權進行轉移,不動產公示的方法則是登記,即物權法規定,動產轉移給誰,誰的名下登記有不動產,那么該人便屬于所有權擁有者。但是婚姻法中對夫妻之間的財產制度的相關規定提出,在有效的婚姻關系期間夫妻之間的財產應該屬于雙方共同擁有,所以會有一定的沖突。
(二)約定財產制和物權法的沖突
約定財產制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也體現在相應的公式制度中,夫妻雙方之間的約定應該起到約束雙方的作用,在對外交往過程中,和合同一樣具有其相對性,不會讓第三個人知曉。如在房屋產權登記證上的產權人不一定代表房屋真正的權利人,夫妻之間還可以私自在內部協商達成登記協議,被登記在產權證上的可能是物權法規定的權利人,但是夫妻內部協議中的權利人則是婚姻法規定的房屋產權人,因此兩者就產生相互矛盾的情況,如果把房屋轉賣給第三個人時就會產生類似于法定財產制的問題,和物權法所規定的公信公示等原則相違背,出現這種糾紛的時候,根據婚姻法和物權法對其進行分析,得出的兩種結果就會完全不同,所以對這種糾紛到底適用于哪種部門法,究竟有沒有一種折中的辦法使這些矛盾沖突得到合理的調節,相關人員亟需找到相關的突破口妥善的解決。
三、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之間沖突產生的原因
夫妻之間的財產制度和物權法沖突有雙方面的原因,首先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的規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關于物權法的制度在登記的時候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兩種民法中不同的部門法律制度,其立法宗旨和調整的范圍都各不相同,因此兩者之間相互交叉的地方有沖突的地方在所難免,但如果任由沖突一直存在,便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想要使這些矛盾沖突得到妥善的解決,就要對產生沖突的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
(一)婚姻法本身存在許多不足
現行的婚姻法只對夫妻財產的所有權做了相關規定,但是并沒有明確使用、管理財產等的權利。如果缺乏完善的家事代理制度,就可能會發生夫妻一方對外交往的過程中瞞著另一方對夫妻財產私自進行處理的情況,如果家事代理制度比較健全,夫妻一方對外交往決策的過程中也會相對快捷方便;夫妻財產制產生效力的發生、變更、終止應該有詳細的規定,但是該制度并沒有詳細的對夫妻財產關系約定的具體生效時間、發生變更的必要性、變更的實際方法等。
另外,現行婚姻法也沒有具體規定約定財產制對外發生效力的方法、是不是需要公示、公示的方式等。
(二)登記物權法的制度的缺陷
我國登記不動產的機關權利和責任可能會存在不夠明確的問題,我國登記制度雖然遵循實質審查、登記生效的原則,但是如果因為登記機關產生失誤而使權利人遭受損失的,法律只是對登記機關做了相應的規定,賦予了其變更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并沒有針對權利人的損失明確相關的救濟內容。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采取登記生效的方法,實質審查物權的變動,但是缺乏一定的改革措施,加上受登記簿不完全記錄的影響,加大了查詢工作的難度。
另外,我國法律對物權變動沒有登記的規定其不會產生法律效應,使物權法的各項規定和其他部門產生沖突。
(三)兩者立法目的存在不同差異
婚姻法的目的是為了合理的調解包括人身和財產關系的婚姻家庭關系,主要是為了使家庭婚姻關系更加穩定,進而使社會穩定得到更大的保障,在此關系中會受社會風俗和傳統道德的制約。物權法是為了更加穩定國家的經濟制度,科學的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相關物的歸屬和利用之間發生的財產關系,進而更好的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秩序,在此過程中使物的歸屬更加明確,促進其效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權利人的物權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四、解決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之間沖突的對策endprint
根據上文的分析顯示,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兩者起到不同的作用,針對相同的問題如果想要達到不同的目的,就會出現不同的規定,所以產生沖突的可能性會很大。所以相關部門為了避免這些制度之間產生不必要的沖突,應該考慮以下方面:
(一)制定完善合理的登記制度
現在夫妻財產制度和物權法較多的沖突主要是針對登記的不動產制度的沖突,因此在實施實質性審查的時候,一定要對各種權利的歸屬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及時做好完整正確的登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為共有權利就需要登記為共有權利,不能為避免麻煩就把這種權利在其中一人名下登記。登記機關應該給當事人詳細的告知這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使登記的正確性從源頭上得到保障。
另外,還應該針對登記機關登記錯誤的問題,設置相關的解決措施,如適用于國家相關賠償制度等。由于并不是所有發生變動的物權只要沒有產生相關登記就起不到變動物權的法律效應,相關部門應該根據不同原因產生的變動物權的情況制定出各種等級效應,使其和其他部門法之間的銜接更加緊密、貼切。
(二)制定完善的約定夫妻財產制
針對采取約定制的夫妻財產,應該為其設立一個確定財產約定的公信、公示制度,使其對外約定的效力更加完善;另外還應該對約定夫妻財產的唯一受理機構做明確的規定,使公示的資料的統一性和真實性得到保障,同時為了實踐操作更加方便,還應該確定相關的公示辦法。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分析,應該選用單一的公證或登記的方式,沒有經過公證或登記,不能和第三人實施約定財產的適合我國具體情況的模式,該模式更加明確了登記制度的實施,也便于第三人知曉。依照我國各項制度的整體發展趨勢得出,約定夫妻財產制度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是比較便捷、經濟,同時符合發展經濟相關要求的,通過該機關預定登記夫妻之間的財產,使雙方的約定更加方便,也為第三個核查提供了便利。
另外,還可以不只采取一種登記的方式,還可以對制定、變更、撤銷夫妻之間財產的各種制度進行約定或規定,沒有登記簿允許對抗第三人,沒有進行登記的夫妻之間的財產,但是在夫妻與第三人的書面契約中對財產的約定進行申明的,夫妻約定的財產會起到對抗第三人的相應的法律效應。如果當事人想要使財產的約定對外的法律效應更加明確而選取公示的方法,夫妻雙方之間便可以按照實際需求合理的選擇隱私保護與對外效力,使其達到平衡。
(三)制定完善的家事代理制度
日常家事的代理權指的是夫妻身份應該享有的權利,并且被代理人不用在實施代理權的時候冠以相應的稱號,并且只局限于日常的家事。代理人只有在其權限范圍之內為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只承擔這種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雖然日常家事代理權只是一種特殊的代理權,但是也應該根據相關規定限制其行使的權限范圍。日常家事的代理主要分為生活家事和教育子女等各種權限,其中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事務都屬于日常家事的范圍。根據對我國的實際情況的分析得出,以下幾種情況不屬于日常的家事:
1.不動產的相應處理,我國現今關于不動產的處分包含相應房產的處分和土地使用權的相應處分。因為房產的價值相對較大,和人們日常生活聯系比較密切,在家庭財產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假如夫妻任意一方私自處分房產可能會對他方的權利造成嚴重的損害,所以立法對夫妻雙方的共同的房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不論該房產是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還是登記在任意一方的名下,假如一方需要替代另一方行使交易的權利,必須持有另一方給予的授權,即相關的委托代理的規定,不是日常的家事。
2.購置價值比較大的財產時選擇分期付款的形式。
3.如相應勞動報酬的領取、繼承權的放棄等處理其中一方相關的各項人身事務。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夫妻財產制度中詳細的規定了夫妻之間財產的歸屬,是婚姻家庭法重要的構成部分,又因為該制度是關于財產的,和調節財產關系的《物權法》聯系非常緊密。部門法之間只有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相關人員應該與時俱進,合理的補充和完善婚姻法,使其和物權法等部門法銜接的更加自然,使國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統一,使社會公共利益和美滿和諧的婚姻家庭生活得到更好的維護,進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和條件。
參考文獻:
[1]汪嵐婷.夫妻財產制與《物權法》的沖突及協調.湘潭大學.2010(5).
[2]趙敏慧.夫妻財產制度與《物權法》的沖突與調適問題研究.廣西民族大學.2014(8).
[3]趙敏慧.夫妻財產制與《物權法》的調試問題.青年與社會:中.2014(1).
[4]王群、韓雨楓.夫妻財產制的法律問題探討——《物權法》與《婚姻法》適用角度.法制與社會.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