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君
摘 要:隨著教育業的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感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重視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使每位學生都可以實現進步和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分層教學方法是一種兼顧所有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得每位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都可以實行發展和進步,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實施分層;教學
引言
所謂分層教學,即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習水平以及智力或非智力因素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向其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壓力適度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逐步提升。正因為分層教學的這些特點,使得它在課堂教學中大放光彩,與此同時,還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分層教學法的概念
分層教學法,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對其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新型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法是實施因材施教,為不同類型的學生選取符合他們特點的教學方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個性,提高教學質量。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應用分層教學法,充分發揮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2分層教學的概念和優缺點
分層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分層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適應生源現狀的一種有效對策。分層教學的優點:(1)能充分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2)在組內形成競爭機制,能提高課堂效率。(3)教師需要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但分層教學模式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在實際推行中存在以下缺點:(1)我省義務教育階段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分快慢班、實驗班等,導致不能實行走班式分層教學,只能實行操作難度更大的班內分組教學。(2)教師需對多層次學生分別備課,工作量大,工作積極性易受到打擊。(3)分層易導致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3分層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3.1根據不同的學生個性,實施分層教學
不同的學生成長環境、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都表現為諸多不同,因此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知識接受能力也會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對于初中地理教師來說,必須要認識到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不但學生的判斷能力、地理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存在著諸多差別,而且心理因素如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毅力因素、性格因素等也存在較大差異。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提出,學生也有著獨立的人格、具備較大的潛能,是存在較多不同的個體,只有在實際教學中善于應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則可以幫助智力因素較差的學生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這是符合因材施教要求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根基。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分組時要將成績與個性特點相似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內,為其合理制訂學習目標、分配學習任務、設計課后作業,則可以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可以依據學生的測試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
3.2了解差異,劃分學生層次
對學生恰當分出層次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首先,對全班學生進行全面的調查考核,包括學生的地理成績、學習興趣、課堂表現、學生意向等。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分類,將同一班級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在實施學生分層時尊重學生的人格,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讓學生真正了解分組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自信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真正融入小組中。同時學生的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個階段的觀察與測試,要適時進行小組調整,這樣既能照顧學生的發展,又能增強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結合大綱,制定分層目標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實施的關鍵,它決定了教學的方向,應為三個學習組制定清晰、科學合理、分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分層要依據教學大綱,以“彈性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為原則,保證所有組的教學目標達到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同時,注重鼓勵學生的個體發展。對于C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對于B組學生,要求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A組學生,則要發展其學習潛力、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這種每個層次學生都看得見、夠得著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4師生互動,動態分層
教學是一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這也正是分層教學的主要依據,讓教師的教學過程適應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想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營造一種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對教師、地理的畏懼心理,讓其能夠敞開胸懷,主動融入分層教學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例如,教學“中國的地理差異”一節時,在對教學目標以及學生進行分層過后,教師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小組探討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什么因素是劃分我國地理區域的主要原因?(2)根據這些因素可以將我國劃分哪幾種地理區域?(3)這些地區各自有什么地理特征?讓學生根據各自的學習能力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問題,并與同層次的小組成員展開討論,這時教師時刻在學生身邊進行點撥與指導,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與交流。
4結語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若能很好地應用分層教學法,將對初中地理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也會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向陽.初中地理分層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8,27:36-37.
[2] 黃海.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嘗試[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