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元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不斷的改革,課堂教學引進信息技術讓學生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多媒體教學模式要更加直觀形象。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后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加明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關于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為提高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 應用
引 言
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地改革之中,改革的主要意義在于要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完成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結合。在此過程中,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全方面能力發(fā)展。讓信息技術成為教書育人的工具,使信息技術充分地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優(yōu)勢。作者在近年來的教學中,把信息技術糅合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顯著的效果,接下來將不斷摸索的過程和體會總結出來,希望能夠為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1、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信息量過多問題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完成指定的教學目標,導致一堂課的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甚至物理課堂上有些基礎性的實驗都不能展現(xiàn)給學生們看。這樣導致了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效率過低,也讓教育工作者覺得授課的過程枯燥無味。關于學生們不能理解的共同問題也沒有時間處理,長年累月的得不到解決,會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低下,使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降低。然而,教學模式改變?yōu)樾畔⒓夹g教學后得到了解決。平時不方便操作的物理實驗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習,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進行暫?;蚴锹俨シ?。在課堂中,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也能夠針對性的逐一解決,獲得更加顯著的課堂效果。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加入網絡技術,會擴大學生們的視野,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育工作者備課采用PPT的模式,將教學過程壓縮,提高課堂效率,節(jié)省課堂寶貴時間用于處理學生們之前遺留的問題。
2、 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之一,演示實驗室物理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物理實驗教學中,利用直接形象的實驗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自主理解和掌握實驗結論和實驗原理。
在課堂上,有一些實驗因為時間的局限性展現(xiàn)出的效果不利于學生們觀看后自主得出結論。電磁感應的實驗中無法更加直觀的告知學生們電磁感應的原理和結論,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們在電磁感應的演示實驗中觀看更加直觀形象。電磁感應的現(xiàn)象真實的反應在多媒體上,讓學生們參與到每一個模擬的實驗步驟中,增大實驗現(xiàn)象,讓一些抽象的物理現(xiàn)象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信息技術演示實驗或者PPT展現(xiàn)實驗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效果要更加明顯。
還有很多教材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親自操作給學生看的實驗,都完全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模擬演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擴大學生們的視野,也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再是空泛無味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而是實現(xiàn)生動形象的信息技術教學。
在初中物理的實驗中,因為一些實驗無法用學校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有一些實驗因為考慮到學生及教師的人身安全無法操作,教師為了安全起見直接取消實驗。還有一些實驗只有教師自己操作演示,學生沒有參與其中,也會讓實驗效果大大降低。運用信息技術模擬演示實驗,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利用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實踐能力。
3、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難點
信息技術結合著網絡技術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中可以衍生出無線的可能,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尋找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們看,學生們對圖片或者視頻的形狀聲音,以及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讓抽象且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梢愿又庇^的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讓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增加。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教學難點,結合著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解決。對于真實存在但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比如電流的走向,電磁感應、摩擦力的方向等內容都是物理課堂中的知識難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抽象的解釋,學生很難說得清自己是否真的明白真正的意義。
4、應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都是引導者,學生都是被引導的對象。在傳授教學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往往被動的接受。但是信息技術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實現(xiàn)探究式學習,組織協(xié)作且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互相合作精神。
如八年級的學生制作演示物理實驗時,因為視頻動畫包括的文字、圖片、聲音。所以學生在制作演示的過程中要熟悉物理實驗的過程、結果以及不同過程下的不同狀態(tài)。學生不僅要提前熟悉教學內容,又要熟悉網絡技術。利用網絡下載必要的資料并且完成演示實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研究整個實驗過程要主動的學習和聯(lián)系。信息技術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鍛煉綜合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互相分工,互相配合。實驗演示的過程讓學生獨自講解,鼓勵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完成學生之間的合作。在互相幫助,互相協(xié)作的方式下,學生們不僅學會自己尋求正確答案,還能夠促進學生們探究式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的引導可以讓學生的課下學習生活更加充實,全方面的提升學生們的能力。
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信息量過多問題;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難點;應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緊密結合,以創(chuàng)新方式展開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孫宏光,解月光.信息技術應用有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02)
[2] 朱艷萍.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