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就象一個水池,水池的水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空虛。”因此,教育離不開愛。它能營造出一種師生之間和諧、融洽的情感氛圍,它能把學生由被動接受教育轉化為主動接受教育。特別是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愛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怎樣和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融洽師生關系呢?我覺得,關愛、尊重、賞識是師愛最好的體現。
一、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是師愛的起點。教師對學生的全面關心、深刻了解不僅是一種工作能力,更是對學生無比熱愛、極端負責的高尚情操。只有當班主任對全體學生關心了解越深,班級管理才能更切合實際,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同時,師生之間才能更理解,感情更融洽。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不限于問寒問暖和成績好壞,最重要的是關心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他們的歡樂和苦惱,他們的理想和追求等等。只有做到深刻的了解,才能達到全面的關心。也唯有這樣,教師的師愛才能征服學生的心,成為學生產生積極情緒、上進愿望的主要源泉。
記得上學期剛開學不久,我們班的小宇來到我的辦公室,低聲問我:“老師,我的語文成績很差,我能學好語文嗎?”我非常肯定地對他說:“你一定能學好!因為你很勤奮,基礎也不差而且其它學科成績都不錯,說明你思維能力很強,只要你勤學好問,不怕挫折,一定能學好語文,老師愿意幫助你!”就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常常幫助他,時刻鼓勵他。他也勤學好問,堅持不懈。最后,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個簡單的事例告訴我們:班主任老師一句簡單的鼓勵、一個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能讓學生發生很大的改變。
教師的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不管你的愛表現得多么微小,只要是真誠的,學生都能從心靈深處感受到!
二、尊重學生
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的秘訣就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是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批評或處罰一定要尊重事實,不挖苦、諷刺學生。其次,班主任還要善于換位思考,要從被自己批評的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體會學生的難處,把自己一時的憤怒降為零。對學生的錯誤要用商量討論啟發的方法和學生談心。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是不太懂事、不成熟的孩子,出一點錯誤肯定難免,老師要用理解、寬容之心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對所有學生都必須平等相待,一視同仁,做到嚴格要求優秀學生,熱心引導中等學生,高度重視后進學生。要熱愛每一位學生,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積極“走近”并“走進”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尊重和信任!
小明是這學期剛轉學來的“問題生”。開學不到一個月,他就給我惹了不少麻煩。不是上網打游戲,就是上課不遵守紀律,每天惹禍不斷,考試各科都不及格,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加起來100分。后來我了解到,小明是因為父母離異,平時跟著爺爺奶奶過日子,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愛,才使他冷漠一切,對同學總是拳腳相加。由于長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使他喪失了對別人的信任,加上爺爺奶奶年老無力管教,更使他暴躁不羈,漸漸養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面對這個可憐而又不幸的孩子,我從心底不忍心對他進行過多的批評與斥責,而是用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他的缺點和錯誤。從尊重他、信任他開始,讓他擔任班上的體育委員和小組組長,鼓勵他把工作做好。我的關愛讓小明心靈深處的堅冰開始融化,我的信任給他注入了自信的源泉,我的尊重讓他臉上綻開了從未有過的笑容。那天,小明流著淚對我說:“老師,別人都說我不省心討厭我,更沒有人信任我尊重我鼓勵我,老師,只有你喜歡我信任我,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學習干好我的工作,我一定不讓你失望!”接下來的日子,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上課專心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還熱情幫助同學。小明從我對他的尊重信任中獲得了自信,開始了他嶄新的學習生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對這些“問題生”在加強教育的同時,更多的是從細微之處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抬起頭來走路,以此來重新塑造自我,使他們情感上得到安慰,理智上得到調整,自尊心得到補償,讓愛溫暖他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三、賞識學生
賞識,就是對學生言行、舉止、所作所為給予肯定、贊賞,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美國哲學家詹姆斯曾說:“人類最深刻的愿望是渴望被賞識。”賞識引導成功,抱怨導致失敗。每個學生的背后,都隱藏著許多可貴的閃光點。我們班主任的責任就是要用愛心去發掘他們的閃光點,讓學生在教師的種種善意的期待和愛中,增強自信并走向成功。我班里有這樣一個女生,她平日里默默無聞言語很少,和其他同學很少交流,學習成績較差,屬于那種走進學生堆里不容易找的學生,但她的字寫得很漂亮。我們班第一次辦黑板報時,我就找到她,說她的字寫得挺好,讓她試試,結果她寫得真的很不錯。也是從那天以后,我對她告別了沖動和莽撞,把愛心和寬容植進了她心靈深處,我用賞識用真誠用鼓勵去尋找她的閃光點。她語文很差,上課時我常讓她回答問題,培養她參加作文競賽、演講比賽,還經常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她的點滴進步,展示她的生字作業。結果,這位同學從自卑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性格開朗了,臉上綻放出自信的笑容。學習成績也不斷的提高。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值得津津稱道的優點,老師的賞識就是孩子渴望的陽光雨露,是孩子期盼的那場甘霖,它會讓角落里的小草長成參天大樹!如果學生是一根“蠟燭”,教師的賞識就是“火柴”,只有“火柴”才能讓蠟燭燃燒,只有“火柴”才能照亮學生的心靈。
可見,愛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因素。班主任只要將濃濃的愛灑向每一位學生,以愛動其心,必能彈奏出學生心靈與生活的和弦。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老師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了解孩子,不會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在學生眼中,老師水平再高,如果你不能走近、走進學生,那么學生仍然不認為你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和付出;既然選擇了當班主任,就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愛走進學生的心靈、溫暖學生的心靈、點染學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