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清秀
摘 要:小學數學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而言,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越來越多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相關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其中就包括信息技術。基于此,本文就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 應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多媒體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一種新型信息傳播形式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行業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并且在其中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行業。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小學教育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科目,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以及提升其整體教學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對其進行小學數學這門課程教學時,由于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其很多概念相對抽象,加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并未對小學數學這門科目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就必然對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而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其中,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這一形式,結合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且有趣的學習氛圍,這樣一來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其課堂學習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1]。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萬以內加減法》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是依靠教材以及教師講述,學生很難激發其對于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而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動畫或者其他形式來對課程進行展示,通過這一形式,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激發起對于課程教學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可以更加直觀的對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展示,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2、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在較大程度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其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以課本教材為主,并未對相關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這樣一來,不僅不能滿足現階段我國新課標改革以及素質教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還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全面認知。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始之前,可以將與課程教學相關的知識進行存儲,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直接使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實現對于課本較差內容的補充,對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3、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盡管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標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被應用其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于很多新型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認知程度不足,加之受傳統教學思維根深蒂固,加之教學過程中諸多教學難點很難得以真正的解決,使得其課堂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教師就可以將自己很難講清楚的教學難點以及重點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展現,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看清每一個知識細節,這樣一來,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4、有利于發散學生思維
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培養目標也發生著較大的變化,在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下,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數學作為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科目,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則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更直觀的對將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然后教師結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如問題情境法等[2],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發散思維進行培養,這樣一來,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應用實踐
對于信息技術而言,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以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應用實踐過程中,依然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信息技術應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新型的教學手段,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想真正的發揮出其積極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教學,則極易導致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對知識建立其立體的認知;而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則教學效率極低,很難保證教學工作可以順利完成。只有將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才能在保證學生對于知識進行表面感知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對于知識的立體認知。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信息技術應為課堂教學而服務
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課堂教學服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時,也應遵循這一原則。首先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將知識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并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其次,教師還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下,通過“微課”等形式[3],將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文本、視頻以及動畫等形式,上傳至相應的平臺,然后學生在家長指導下進行學習,進而實現課上課下同步學習,這樣一來,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成績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將其通過特定的形式應用到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以及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應用實踐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認知,并將其作為一種教學工具為具體的課堂教學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我國小學數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燕青.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6(18):45-46.
[2] 譚玉柏.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迷,2016(04):173.
[3] 戴成蓮.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5(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