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偉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藝術性高的工作。很多教師認為班主任工作十分艱苦、繁瑣,都不愿意做班主任,但我覺得做班主任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就如父母陪伴孩子慢慢長大、成熟、成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樣。
班主任的工作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神圣職業。許多學生一般都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和指導,但不是在任何時候、地點都能接受老師的塑造,有些學生堅硬得像金剛石,難以雕刻;有些學生頹廢得像爛泥,扶不上墻。要怎樣才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怎樣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讓他們能努力讀書、正確生活、踏實做人呢?
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總通過多種渠道,從多方面去了解學生的情況,并認真分析他們的心理、性格特點,從而有利于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循循誘導。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收獲了以下的感悟:
一、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生活
我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在2006年的9月實現了自己教師的夢想。但工作環境卻不如我意:兩棟平房夾著一個低洼的大操場,操場沒有圍墻,顯得很敗落、荒涼,這便是我最初的工作地點——青平鎮花平水小學。盡管如此,我還是抱著很大的熱情迎接我的第一屆學生,但我的熱情很快又被澆滅了:領導分配我做班主任并教本班的數學。這個班男生多女生少,并且多數都是調皮的學困生。他們愛玩,怕上課,成績都比較糟糕,甚至,葉俊杰、張明在填學生注冊表時,連父母的名字都不會寫,他們反而埋怨:“都怪他們的名字太難寫!”面對此景此情,我埋怨、灰心,以至于消極等待(想等待環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但等待的結果是學生越來越難教)。
經過一段時間的迷惘、掙扎,我慢慢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我意識到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只有先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有了這樣的認識,我調整心態,積極勇敢地面對現實,千方百計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苦戰,我任班主任的這個班,班風有了明顯的變化,班上的男生們都和我成了朋友。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出人意料地高。這個班多次被評為“雙優”班。
二、科學管理班集體
我一遍又一遍地教導學生不要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而應更多地為父母分憂解愁,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反復講這個道理也是為了讓學生不要什么都依賴班主任,而要以班級主人的身份為班級做工作、為班級盡責任、為班級添光彩,從而讓自己的管理能力得以增強。
班級要實現管理自動化,先要培養一批熱心于班級工作并起先鋒帶頭作用的干部。這些干部中最關鍵的是班長,班長就是一位小班主任。班級的紀律、衛生,學生的出勤、學習、體育、勞動、集體比賽等,都由班長總負責。因此,我選班長主要以這三條件為依據:一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二心地善良、胸懷開闊,三頭腦聰明、思維敏捷。為強化班級管理,我要求班干每天輪流值日。值日班干向班長負責,全體同學監督值日班干。而班規的制定及班級活動的決策等則由全班同學討論決定,以達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的,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另外,我敢于放手讓學生管理班級,干部能做的事,老師不做;普通同學能做的事,干部不做。我覺得,替學生做人家自己能做的事,同替學生吃飯一樣有害。如那次的初三(2)班周一班會課,我主張班長代替我開班會課,也許是因為同齡人的心靈更容易相通,學生發言更踴躍,提出了很多有關班級管理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還有那一次在初二(2)班上課的事,也是學生自主商量解決的。那天天氣很熱,班內的很多學生都邊用書扇風邊聽課,大家都顯得有些煩躁。忽然,室外起風了,學生們都隨即放松了心情。但風越刮越大,教室的窗戶被風吹得開了又關。窗戶拍打在墻壁上的巨響讓學生剛放松的心情更煩躁了。把窗關上,又熱得讓人受不了。難道使窗穩定只有關上窗這一種辦法嗎?下課后,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最后通過在墻壁上加兩個椽子的辦法解決了這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這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
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凈化學生的心靈,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培養合格學生。所以,我經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澄清思想、心理上的模糊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心理境界。我還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有關學生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我要求學生每周寫二篇日記,其中一篇是寫給老師的心里話。每周一我會收上來認真的閱讀和批改。這樣,即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開辟了一條師生溝通的渠道,同時還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學生有了說心里話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歸屬。
在心理健康輔導這一工作環節中,我特別注重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的學生群體。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社會、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我班的曹厚華同學就是典型的留守學生,因缺少父母的關愛,這個學生心理不太健康:性格孤僻、思想偏激、行為叛逆,與其他學生都相處不來,也總愛和老師唱反調。幾乎每節課,課任老師都叫他出來談心,但都沒有多大效果。后來,我利用課余時間和他談心,及時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現在的他著實讓人另眼相看:不說臟話了,上課用心了,與同學關系融洽了,并且見老師都能主動問好了。
除了通過學生交上來的日記了解學生外,我還一直堅持家訪,通過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學生在家中的具體表現,及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總而言之,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始終做到愛生如子,把愛心分給每一個學生:對優生注重培養他們奮發向上、不斷攀登的精神;對學困生,我不離不棄,善于發現其閃光點,并注重方法技巧,因勢利導。
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生活,就能腳踏實地地工作;科學管理班集體,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能構建班風好、學風正、作風純的和諧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