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琪
薛濤詩歌中的女性意識淺析
陳嘉琪
薛濤詩歌創作從獨特的女性角度切入,首先對女性生存狀態探索及追求獨立人格;然后獨特的女性創作視角貫穿于她整個創作當中;最后結合自我情感的遭遇,確立了平等的愛情觀。她融入作為女性的自我的經歷遭遇,與同時代的女性相比,有著更為獨立自主的女性意識。
薛濤 詩歌 女性意識 獨立
女性意識是指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認知感受、體驗、樹立。在男權社會中,體現在反抗男性對女性社會地位、身份權利約定俗成的定律;大膽與“男權主義”抗衡;重視女性的生存條件好壞;捍衛女性情感、態度、價值觀。薛濤詩歌中女性意識主要體現在:對女性生存狀態的探索及獨立人格的追求、獨特的女性創作視角、平等的愛情觀這幾方面。
面對人生困境,有覺醒意識的女性善于探尋思考。經歷大起大落的薛濤不僅具有女性柔情兼有男性的剛毅頑強。“自有兼材用,那同眾草芳”體現了她對當時男性地位的深深不滿。面對不幸遭遇,她沒有選擇自欺自艾,而是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獨特的個性。她有詩《題竹郎廟》:“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沈沈山更綠。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盡是迎郎曲”。這首詩體現了對傳統女性觀念的反抗。
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庸”基本沒有社會地位更沒有話語權。段文昌韋皋都想納薛濤為妾,她紛紛謝絕召之即來的是被貶。被貶途中她寫下了非常著名的《十離詩》。詩歌中對自我人格的追求,成為她女性意識的深刻體現。十首詩中,十組既聯系又相對的事物構成兩兩相對的十組意象。這種一強一弱,擁有附屬關系的物象暗含著封建社會里以此自喻的詩人和地位低下的女性,以及高高在上的男性。詩人利用這種一高一低,暗含著尊卑觀念盛行的男權社會下男女身份之極差。其中的一組“犬”與“主”,作為全詩的定調之章,格調憂郁,營造出一種哀婉悲戚的無力抗爭之感。詩人把這種情感勇敢不屈服地表達在詩作里,除了對自身處境的不滿,還表現出了對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深刻體驗與理性認知。由于道教淡化家庭人倫價值,主張“道法自然”、“虛靜恬淡”、“清心寡欲”,有與男權社會不同的教義。晚年的她選擇道教,隱居商樓,安然接受老去的現實。薛濤的不卑不亢,始終懷有對自我獨立意識獨立人格的追求。
首先,她通過對社會生活的細膩體察,表現出對女性身份的自信與自我欣賞。據史料記載,薛濤喜穿紅衣,愛花詠花,她這些興趣愛好都是對自我女性身份的認同。她脫離樂籍后,選擇居住在浣花溪邊,擇水而居,經常身著紅衣,走在水畔溪旁,思考人生。她對花的喜愛程度可以體現在她有大量的詠花寫花之作。如在《牡丹》中寫道:“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這首詩采用女性的獨特視角,由女子觀同樣的牡丹,去年心上人一同賞,今年唯有獨自對花暗傷。女子的心上人不在身邊,因此就用紅箋寫情書贈予心愛的人,同時又憧憬與心愛的人同床共枕的美好。體現出薛濤作為女性特有的視角:睹物思人。
其次,薛濤以她作為女性的獨特的身份及經歷看待人生和社會。這種獨立的女性意識使她敢于正視封建女性自身不足,更勇敢地提高自我。作為歌伎的她沒有婚姻倫理綱常的束縛,這使得在創作中回歸自身。比如,她用詩來表現自我女性的追求和向往。她有詩《柳絮》:“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這首詩既是她對自己樂伎身份地位的一種嘆息,也同時也在告誡他人,不要誤以為她們都是多情者。此外薛濤還進一步向人們傾訴,不希望別人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女性,希望給女性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在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中,作為樂伎的薛濤地位更為卑微。這種特殊的身份讓她難以覓得一份真切的愛情,但她始終有平等的愛情觀念,體現了對傳統封建禮教的超越。她認為真正的夫妻雙方無論地位還是身份,都是平等的,雙方平等地勞作,且應該共同養育兒女。有詩《池上雙鳧》:“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詩人以鳥喻人,表現出平等的愛情觀。古代女性心理和行為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壓抑,使她們不敢大膽追求愛情更別說平等的愛情觀。而薛濤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限制,不得不說是一種超越。
她渴望得到愛情,覓得知音和自己一起共賞花開共悲花落花落。薛濤面對元稹的英俊瀟灑氣質,懷著對元稹的敬慕,寫下了后世廣為流傳的《春望詞四首》。其中一首《春望詞》廣為流傳:“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這首詩體現出薛濤對平等愛情觀的向往和美好的愛情渴望。
有道是“卒章顯志”,文學創作離不開自我意識,只有當自我意識獨立,才會迸發創作靈感。薛濤正是帶著獨立的女性意識進行詩歌創作。男女平等是女性應該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這在薛濤詩歌中就已體現。當今社會不少女性仍是男權主義的屈從者,社會中還存在不少“男權主義”的桎梏。借鑒薛濤詩歌中的女性意識,對我們捍衛當代女性自我意識和發揮當下女性的自我價值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1]張蓬舟.薛濤詩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任靖宇.薛濤詩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5.
[3]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2.
延安大學)
陳嘉琪(1992-),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延安大學,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