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芳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殺死比爾》講述的是The Bride碧翠絲暴力復仇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碧翠絲發覺自己懷孕,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來到一個清白的世界,她選擇遠離比爾,因此可以說故事因母愛而開始,在此后的復仇過程中,碧翠絲雖然在面對仇人時,絲毫不露憐憫之情,但是每當母性的力量得到發揮時,天性使然,她也不再是女魔頭,而是偉大的母親,在她身上早已丟失的母性漸漸回歸。昆汀的電影一向敘事獨特,經常含有插敘、倒敘,本文將按照原始的時間順序,對電影中碧翠絲復仇過程中母性力量得到發揮的場景進行分析,以期說明女主人公母性的漸漸回歸:從開始到漸進直至升華。
碧翠絲在執行比爾委派的最后一項任務時,在洛杉磯的賓館中無比吃驚地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時麗莎·王派遣的殺手凱倫也已趕到,兩位終極殺手在碧翠絲的房間內展開了并不激烈的搏斗。本應是一場火星撞地球的大戰,卻在兩位女性體內母性的循循善誘下戲劇般地以溫情而終,碧翠絲不無感情地告訴凱倫:“當你破門而入的時候,我剛剛發現我懷孕了,我是世界上能要人命的女人,但現在有了孩子我卻怕了。”她是為自己害怕嗎?當然不是,母性的原始力量讓她有了保護自己孩子的沖動,所以她懇求凱倫不再打斗,各自回家。同樣作為女殺手,同樣作為女人,凱倫毫無疑問也受到了碧翠絲的感染,她猶猶豫豫地回應著碧翠絲的請求,在證實碧翠絲確實懷孕后,毅然違逆自己老板的意愿,放下了屠刀。
作為殺手,碧翠絲無疑是優秀的;作為母親,她又是令人憐憫的,因為她難以像正常母親一樣撫育自己的孩子,成為母親對于她來說似乎是一種罪惡。所以,當碧翠絲發覺自己懷孕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逃跑,因為只有遠離比爾,遠離殺手團,孩子的成長環境才不會被污染,才不會被邪惡侵蝕,從此這一悲傷悲憤的故事才真正拉開了序幕。碧翠絲的逃離僅僅是為了給自己與比爾的孩子一個正常的、良好的生存環境,她甘愿做一個最最普通的家庭婦女,不再苛求過多的物質享受,她沒有考慮太多,甚至沒有想過比爾在自己逃離后的種種反應,孩子已是她生命中的唯一。母性在一個職業殺手的身上回歸了,母性是頑強的,你不能夠跟它爭辯。當問到一個母親為什么崇高,雨果解釋說,就因為她有點像野獸,母性的本能就是獸性的,也是崇高的,當一個女性成為母親時,她也不再是一個女人,她是一頭雌獸,她的孩子就是她的幼獸。因此,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她的身上有些東西是沒有理性的,同時又有些東西是超出一般理性之外的。我們可以說碧翠絲不理性地選擇逃離,但是當仔細思考比爾的生存環境以及那樣的環境可能給小孩帶來的傷害時,我們又不得不說她的做法超出一般的理性。
百步蛇是碧翠絲的第一個復仇目標,意外的是當時她也已經退出組織,并且嫁為人婦,成為母親,在加州帕沙第納市過著幸福的、正常的生活。可是,正當兩人打斗得難解難分時,百步蛇的女兒剛好放學,靈巧出現。這時兩位母親的心中都泛起了波瀾,百步蛇害怕碧翠絲傷害自己的孩子,所以用哀傷的眼神祈求碧翠絲莫要傷及無辜。碧翠絲當然意識到百步蛇的祈求,而此時她心中所想的是,自己的孩子假如活著的話,大概也是這般年紀了吧!母性的力量再次在她心中悸動,她當然不可能去傷害一個和自己的孩子(假如自己的孩子還在的話)年紀相仿的無辜孩子,后來她也說道:“我不會在你的孩子面前殺你。”盡管屋里杯盤狼藉,但是兩位母親在百步蛇的女兒面前,卻極力營造出了一幅良好的老友相逢的畫面。百步蛇的女兒不會知道,她的突然出現短暫地阻止了一場血雨腥風般的戰斗。作為殺手的碧翠絲和百步蛇是一樣的,她們心如蛇蝎,殺人如麻,作為母親的她們本質也是一樣的,從她們懷孕的那一刻起,母性的光芒在這些蛇蝎美人的心中回歸,蕩漾。而當她們生下孩子以后,整個世界在她們的心中也變得陽光燦爛,周圍再也不是兇神惡煞的殺手,而是能夠給予自己溫暖的令自己感到幸福的孩子,作為殺手時的冷血、殘酷、驕傲、滿足,在孩子面前漸漸淡去,母性漸進回歸。
母性可以使“女魔頭”作為女人的本性復原,在面對仇人的弱小孩子或手下時,“女魔頭”的心中所想的也不再是仇人對自己的傷害,而是作為母親,自己不應該濫殺無辜,女性通過創造生命這一偉大的行為來體驗母性的崇高,而在后來的實際生活中,她們的母性也因孩子的成長而隨之成長。從懷孕開始,母性的力量漸漸增強。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個瞬間,母性使得碧翠絲享受到了救贖的快感。母性意識是女性共有的,它無私、神圣、高尚、張揚并且溫暖,樂于奉獻。尤其是在遇到軟弱、弱小的生命時,仇恨也能被軟化,壓抑的內心也因為母姓的原始動力而得到片刻歡愉。
“殺死比爾”是碧翠絲的終極目標,這個男人,曾經是她的老師、老板、情人,他儒雅風趣、風流倜儻,但同時又惡貫滿盈、無惡不作。在發現碧翠絲逃離后,他帶領自己的殺手團血洗了教堂,并朝著自己身懷六甲的學生、手下,也是情人迎頭暴擊,致其在醫院昏迷四年。當緊握手槍的碧翠斯沖進了比爾入住的莊園,閃入門簾之后,一個童稚盎然、手持玩具手槍,如天使般的小女孩夢幻般地出現在她的面前,張口就叫媽媽。一瞬間的詫異后,她意識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孩子竟然還活著,接著便淚流滿面,哽咽起來。雖然自己費盡心機想要殺死的比爾就在眼前,但此時的碧翠絲已暫時無暇顧及復仇了。
故事的最后碧翠絲殺死了比爾,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復仇計劃。但電影中,此刻復仇的意味已不再明顯,有的只是將要永久分別的夫妻、朋友間的瀟灑懷念,而這種短暫的美好稍縱即逝。比爾倒下后,碧翠絲抱著女兒離開了莊園。第二天早上,當女兒坐在床上看動畫片時,碧翠絲獨自一人,躺在衛生間的地板上,號啕大哭,以此作為對過去生活的永遠告別,然后坐在床上,抱著女兒一起看起了動畫片,影片到此溫馨結束。
《殺死比爾》從碧翠絲懷孕、逃離比爾而始,又以碧翠絲殺死比爾、與女兒共享天倫之樂而終,故事以血腥復仇為主線,卻以母性的回歸溫情撩人。電影展示,母性是與生俱來的,哪怕她在充滿邪惡的染缸中長久生存,這種特性也不能完全泯滅,尤其是在發現自己懷孕后,這種女性原始的力量也就漸漸回歸,而后在與一干仇人的對決中,母性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在見到未曾謀面的女兒時,母性終于徹底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