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語法教學受認知語言學的啟示
張 帆
如何進行語法教學是很多英語老師都會面對的問題。為了讓學生掌握語法,老師可以在認知語言學的基礎上創建一些教學策略,例如內容圖式,情景教學,使得語法更加容易理解。并且通過認知語言學的啟示,尋找更多對語法教學有利的教學方法。
語法教學 認知語言學 教學啟示
傳統教育方式下的語法教學都把語言當做一個靜態的系統,認為語言是由簡單的詞語和語句組成。忽視了語言的形式和意義的關系。我們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詞語和語句是不能分開的。語言是由大量的詞語和語法組成,有順序的結構排列而成。如果想讓學生對語法的掌握十分熟練,首先學生就應該掌握很多在特定場合下的造句語句表達方式。認知語言學研究包括人的語言能力,對于語言的描述只是參照了一般的認知規律。所以要想通過認知語言學達到更好的語法教學效果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認知園學研究的內容包括語法,是以語言為基礎的,語法是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
如果學生只掌握語言的抽象規律,不能夠把語言流利的表達出來。學習語法要把語言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可以創造多種語法教學的情景,這個情景必須有趣,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讓學生在這個情景中完成語法學習的目標。法學系的目標。老師在這個情景中設置不同的問題,給學生設定一個目標,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這樣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增強了。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把一些圖像聲音視頻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利用一些圖片,真實的物體,創作情景。例如,可以讓兩個學生模擬問路指路的情節。或兩個學生在超市購物,相互交流的情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這使學生把學習的內容很好的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如果我們把所以要學習的全部詞匯看作一個范疇,那么詞匯就是范疇中的基本組成。人們要想全面的認識這個范疇,首先就要了解基本的內容,然后跟隨著認識逐漸的深化,才能了解到范疇相關聯的邊緣部分。所以這個范疇觀點給我們的啟發就是,老師在語法教學中首先應該重視學生對基本詞匯的掌握。首先要學好基本詞匯,才能學習那些比較抽象的專業性比較強的詞匯。掌握詞匯之后,學生就能進行簡單的閱讀,對于寫作和聽力都能順利的進行。但是,有很多學生在進行語法學習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學習的誤區。過于重視單詞的作用,認為掌握單詞的數量會決定到英語水平,把學習詞匯的時間加大,把時間浪費在記憶抽象性專業性的詞匯上,這些單詞很難用上,而基本的單詞也沒有掌握住,所以英語水平很難提高。[1]
從對認知語言學的了解我們可以得知,這種隱喻思維,會隨著認知的發展而進行再創造。這是我們學習語法不可少的一種能力,也是認識抽象性事物的必須思維。這種隱喻思想就是用具體的語言來表達抽象的,未知的事物,也是人們表達思維不可或缺的方式。學習語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知單詞的隱喻意義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從生活中產生適應生活而需要的,還有一種是人們所理解的俗語,代表的隱喻含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前者,但也有隱喻的含義。例如,我們學習單詞head,我們可以翻譯成頭部,但是隱喻含義就是首領,所以要讓學生思考一個單詞基本的含義和它的隱喻含義有什么關聯,這應該是老師教學的重點。如果學生能夠通過對單詞的基本理解,在進行認知推導,就能發現它的基本含義和隱喻含義之間的關系。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不需要死記硬背,就能很快的理解這個單詞所代表的各種含義。所以在教學的過程,要尋找認知語言學中可借鑒的理論,為學生認識學習語法提供新的角度。改變傳統模式下機械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減輕學習的負擔,還能用同樣的時間學習更多的詞匯,真正的掌握單詞,并合理的運用,這樣學生的語法水平就會提高。老師上課時還要風趣幽默,把緊張的課堂分為變得更加輕松愉快。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不再是痛苦的枯燥的,而是輕松的愉快的。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2]
所謂的內容圖式,就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選舉教學材料,一定要有計劃,有目的性的選擇。要讓學生掌握閱讀能力,就一定要平衡閱讀材料和學生存在的內容圖式關系。有很多學生對于所學習的閱讀材料掌握不夠熟練,這直接影響著閱讀效果。如果一篇文章專業性太強,抽象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在閱讀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想要看懂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是學生產生挫敗感。可能會對閱讀學習產生逆反心理,不愿意進行學習。此外學生學習的閱讀材料是否有趣味性也會影響到學習效果,老師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選取的閱讀材料盡量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閱讀效果自然而然的提高。
通過認知語言學的啟發,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提高語言水平,就一定要強化詞匯。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把握學習規律,提高學生的語言閱讀水平,這樣才能做好語法教學工作。
[1]盧福波.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
[2]吳為善.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張帆(1979-),男,漢族,重慶人,文學碩士,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ESP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