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穎
在現代教育的要求下,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是重點內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內容。就目前護理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及時的解決,必然對護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造成影響。為此,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之間關系的了解,并加強有效措施的提出,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社會責任感的加強。
國務院在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的指出,大學生是重要的人才資源,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推進高校改革的重要保證,只有做好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從高校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上來看,一方面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實操能力,另一方面還要保證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操守,護理的對象不同,能夠靈活的選用合適的溝通手段,真正意義的認識、關心和理解病人。
在護理學專業教學中融入了人文素質教育,不僅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得以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手段也得以拓寬。過程中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和社會時間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等,簡而言之,人文素質教育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保障,這也是護理專業的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
作為一名護理需要具備有高尚的職業操守,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對高校護理專業的學生的思政教育缺少實效性和針對性,錯誤的將德育目標集中成政治原則的教育,設計的目標未考慮到個體的差異,也沒有聯系到現實各種因素的限制,所以思政教育和護理的專業教育明確的分立,未實現完美的融合。
護理學專業研究的對象是兼有社會和自然屬性的人,護理專業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確保人的健康。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護理學的教育更多的是看中教育的結果,只單純的重視技能和知識的培養,沒有認識到護理的根本是挖掘人深層的價值內涵。在校的護理學的大學生普遍存在有下面的幾點特點:交際能力差、缺少創造性思維、內心脆弱。這些學生步入社會之后,會普遍的缺少醫德和社會責任心。
思政的理論課程是我國高校長期都有的一門課程,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目前的情況卻是,大學生的思政課程是由學校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部統一設定的,教學中只重視政治理論,未聯系護理專業固有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授課老師,只將重心放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上,沒有關注學生的思想教育;大學的輔導員只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沒有在意人文素養的培養。這些都導致護理學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沒有真正意義的開展,各方的資源沒有加以整合,學生的人文素質跟不上社會的需求。
對于護理專業學生而言,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屬于知識技能的傳播,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這需要滲透到人才培養的每個細節中。優秀的人才,更加注重善和美的追求,最終體現在生命價值的關懷上。護理學生在進行知識技能的培養時,還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開展,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這樣護理專業的學生對病人就會產生悲憫之心,實現個人專業素質的提高。
人文素質培養工作的開展不是獨立的,而是需要和護理教學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在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將護理專業的發展歷史了解透徹,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護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時,需要積極參與其中,作為授課老師需要跟每個學生之間都有個親密的交流,這樣學生一旦存在著某種問題,就能夠及時的發現,并及時的糾正,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實行,不能夠隨意更改教學內容,人文素質的培養也需要滲透到護理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養中,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的來講,加強護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對學生走入工作崗位,更好的為社會服務提供保障。作為護理專業教學工作者,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了解,并認識到人文素質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的聯系,加強有效措施在實踐中的應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熊靜,黎宇寧.護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培 養 探 究[J].學 校 黨 建 與 思 想 教 育,2012(32):19~20.
[2]馮婷,樊衛華.護理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