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晗
對“互聯網+”教育的內涵理解
王 晗
隨著網絡時代的流行,互聯網教育以一種補充傳統教育的姿態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為信息化教育開創了新的方式。現今,互聯網教育已經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了更接近時代的步伐,響應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為廣大的學者帶來巨大方便,以便與世界接軌,加快我們發展的速度。
互聯網 教育 影響
互聯網時代的進程為社會的發展的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隨著信息化的開展,以及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告十三五計劃時期的工作計劃中也包含有關“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內容,逐漸發展網絡交流,網絡學習,傳播等利用網絡信息快速,方便,數據龐大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在實際的運用中不但引起熱潮,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將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對于其理解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對于互聯網現在作為一種平臺在各行各業中都受到了青睞,也為人們生活學習到來許多方便。而“+”則是利用互聯網的意思。第一次被馬化騰和互聯網巨頭提出,主要是依賴它的可存儲大量的數據,可通過計算功能大量的處理和傳輸大量的數據,為此還創新了云存儲,云計算等為廣大的用戶帶來了可數據化的比較和實施,對于包含巨大功能的“互聯網+”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平臺。
(1)互聯網主要依據其較大的儲存量和信息的靈活性為廣大學者擴展了知識的廣度,由于數據分化較為清晰,當尋找材料時可以快速的利用,對于針對性的信息可以通過關鍵詞進行篩選,不用過大的耗時耗力,不斷將教育改革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等的局面。(2)網絡資源的便捷和一些學習軟件的開發利用,為學習增添了新的而學習方式和興趣。如最近流行的百詞斬,有道詞典,TED演講等多種形式的APP為學習增添了新的趣味和模式,已經逐漸將學習模式從一種封閉和有限改變為一種開放無限的方式。
1、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教育以校園作為載體,老師的講解作為根據,以不可逆的方式學習。但在新型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地點靈活多變定。對于學習的內容也可靈活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調節進度,教育組織也變得多樣化。各大學習視頻在網絡上已經隨處可見,在視頻中不但包含要學習的內容甚至也有學習的難點和關注點以及考核等都可在網上進行,不但提供服務,而且內容全面具體[1]。
2、以學習者為中心
為學者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在線課程的學習就充分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首先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課程,進入課程學習后可自主選擇將學習的經驗體會放到網上與他人分享,最后可以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或者由其他學習者進行評價。但也使得許多學者消極懈怠,學習意志變得薄弱,對于學習內容浮于表面,不能究其根本。互聯網學習的模式具有一些趣味性和幽默性的活動,而部分學者避重就輕,不再注意到枯燥的內容而注重形式,給深入性的學習帶來了挑戰。
3、互動模式
在課堂式的教育中,許多學校就提高課堂的效率開展過許多討論,為使教授的內容更易接受,但效果并不明顯,在互聯網教育中,可采用多種形式,如問答和彈幕等互動的形式可方便處理大量的信息,可以對學者們的所有意見進行統計和反饋,以及在課業中使用網絡的方式為學生批改,解惑等。
(1)不斷創新網絡教育模式,如雨課堂,慕課等豐富模式中的功能,以整合教育資源為核心,新的教育方法為基礎,靈活教授為依據,提高學習的效率為目標,豐富學習的內容,順應網絡發展要求,提高整體教育水平。
(2)充分利用網絡的強大計算和統計功能,以使用對象為核心,不斷完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將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分為初級認識,中期了解,基礎解惑和終期考核和最終的修改認識幾個過程,針對個人的學習進度制定最優的學習計劃。“互聯網+”教育體驗的做法是通過教育類網絡游戲實現快樂的“體驗式學習”[2]。
(3)通過互聯網的輔助,加強傳統教育的作用。如在教學中利用網絡進行教學質量評估。以網絡問卷的形式,減少時間浪費和財力浪費等。在網絡問卷中,對于老師,學校,學習方法的認可和對于學習狀態的調查都將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對于學者的興趣和弱項以及學習方法的相互交流變得更加具體化。方便老師、學校、家長及時了解學校和學者本人的基本學習情況,甚至可幫助老師形成新的創新型的教育方法進而提高學者的學習效率。
信息時代下的網絡教育給莘莘學子帶來新的學習平臺,在新形式的推動下,利用大數據,云網絡,快捷的計算方法,和創新的學習模式,根據自身需求,充分利用國家,社會提供的學習大舞臺快速掌握學習方法,理解“互聯網+”教育的真諦,從而實現更大的突破。
[1]阿里研究院.“互聯網+”研究報告[R].2015:4~12.
[2]馬化騰.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9~21.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本文系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院級課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信息化課程改革研究-以重慶商務職業學院為例”(課題編號SWJWJG2017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