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 徐俊杰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幾點思考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 徐俊杰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介紹了開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重要意義和原則,重點闡述了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課型,以期提高教學質量,為廣大師生提供參考。
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教學模式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當今的初中數學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講述,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增加了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是指教師結合知識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和設計課題,用問題引領學生,學生全程參與,獨立思考,或自主探究,或相互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活動。本文介紹了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重要意義和原則,重點闡述了數學實踐活動課的課型。
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活躍課堂氣氛,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滑,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讓學生在“做中學”,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對于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可以輕松迅速地建立數學模型并加以解決。
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取得的教學效果與教學原則密不可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變被動為主動的原則
學生是實踐課的主體,他們是實踐課的核心人物。學生不能抱有“怕動手”、“懶于動手”,甚至“恥于動手”的思想,而應該持有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是“寓教于樂”的新課堂,應該大膽、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
2.改變授課理念,變灌輸為激發的原則
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灌輸方法,只是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當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要啟發學生、點播學生,讓學生自己勤動腦、勤動手。當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生錯誤時,應當循循善誘,讓學生自己明白錯在何處。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盡力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此活動。教師在編寫實踐活動的教案時,要寫明活動名稱、活動目的、活動持續時間、活動準備、活動方法、活動的預期效果,活動結束后還應寫活動總結等。
常見的數學實踐課課型有:游戲活動課、動手操作課、實踐應用課等。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課型。
1.游戲活動課
游戲活動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做數學游戲。學生通過簡單的數學游戲深刻理解數學的公式、定理等。比如,教師在講述完全平方公式(a+b)2時,可以繪制以(a+b)為邊長的正方形(如圖1),讓學生開動腦筋將該正方形分割,得出(a+b)2=a2+2ab+b2的結論。當學生按照圖2分割時即可得出結論。學生在游戲活動課中加深了對公式的理解。


2.動手操作課
動手操作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手腦并用,通過“畫”、“折”“剪”、 “量”、“拼”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識的一種新型課型比如,在學習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時,學生準備好剪刀、膠水、正方體等工具和材料后,按照教師的要求沿著某些棱將正方體剪開,觀察正方體平面展開圖的形狀,再用膠水復原正方體。學生們在剪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平面展開圖。教師可以啟發提問: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一共有多少種?可以分成幾類?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既提高了空間想象能力,又提高了自主分析能力。
3.實踐應用課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如何對于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比如金錢如何合理地應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合理地應用金錢就意味著節約,金錢的合理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建立數學模型。
例題:我校科技小組的學生在3名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到外地考察采集標本。現有甲、乙兩家旅行社,其定價都一樣,但表示對師生都有優惠,甲旅行社表示帶隊老師免費,學生按8折收費;乙旅行社表示師生一律按7折收費。經核算,甲、乙兩家旅行社的實際收費正好相同。問科技小組一共有多少學生?
設科技小組的學生人數為x,學生可以輕松地列出方程0.8x=(x+3)×0.7。解方程結果為x=21。教師可以啟發提問:如果學生人數大于21,選擇哪家旅行社更節約呢? 學生可以用函數的思想(畫出函數圖象)解決。
綜上所述,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課型做了簡要闡述,希望對廣大數學教師有所裨益。數學教學中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是新型課題,具體的實踐方法仍在探索中,希望廣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思考,設計出活潑、生動、新穎的實踐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1]李欠云.新課標下初中數學的實踐活動課[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6(01)
[2]馬玉嬌.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6)
[3]教育資料.《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J].人教網.2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