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馨 蕊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意義
劉 馨 蕊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在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地域文化元素運用的主要意義不僅在于其低成本、取材的方便性,還有對歷史傳統的延續和發展、增強地域識別性,再有這些地域文化元素在現代建筑空間中能夠使空間具有更多的活力,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鄉村建筑,地域文化,價值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各類形式的鄉村建筑空間改造項目屢見不鮮,而無論是旅游酒店式聚落建筑空間項目,還是單一住宅或者民俗項目,每個項目能夠帶給體驗者以驚喜已是常態。究其原因,是在空間中設計師以巧妙的方式運用了地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以其特有的美學屬性和情感屬性在空間改造項目中充當重要的角色。
鄉村空間改造項目類型主要集中在酒店、民俗、餐飲、居住、工作室等功能性質的空間。與森林、濕地等自然景觀空間不同,也區別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空間,鄉村空間是結合了自然風光和人文環境的空間,近年來為眾多人所青睞。總體來看,鄉村空間的地域元素主要是由農耕文化、漁牧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的產物所組成。設計師在具有意向的空間改造時,常常把具有地域性的傳統及現代文化元素以符號的形式進行提取和再表達,以構建具有鄉村地域特色的空間環境。
1.1地域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
地域性建筑材料大多取材于自然界,具有穩定性、生態性等特點,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已經發明了對地域性材料的使用方式。例如青石板鋪就的小徑、房屋的木構架等。圖1是圍爐設計機構在泰安山脈的宅基地改造項目實景效果,項目中設計師使用最為傳統的石材砌筑方式,把當地所特有的泰山砂巖用于墻體結構,在燈光的巧妙結合下,墻面石材自然的凹凸肌理表現的更加明顯,而表現出濃厚的鄉土自然氣息,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1.2傳統型地域材料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再表達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出現許多具有先進性的新技術、新材料,因此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這些新材料新技術能夠彌補傳統材料和技術的局限,而且能夠與傳統材料做巧妙的結合,讓材料得到更好的再表達。如圖2中,由于空間的采光不足,設計師在不改變坡屋頂的梁架結構的基礎上,把一部分屋頂的屋面改變成玻璃材質,在不破壞原有的保護功能、屋脊形態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面積的屋頂采光效果。這個改變所使用的屋面防水、玻璃鋼化等技術是現代技術非常容易達到的水平。從視覺效果上來說,打破了傳統屋頂的舊態和沉悶,把具有北方特色的抬梁式建筑木構架更加明顯的展現在視覺范圍內。
1.3地域性生活器具的角色轉換
現代工業技術以及創造力發展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多變化,很多舊的傳統器具被淘汰或摒棄,但是這些曾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器具往往包含了傳統人民的智慧,除實用性和美觀性之外,還承載著人們關于過往生活、歷史的記憶和情感。因此在具有鄉土情節的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設計師常把傳統的器具進行功能的角色轉換。例如編制精美的廚房籃筐轉變成能夠形成特殊光影效果的吊燈燈罩,又如使用草本植物扎成的掃把排列在休閑區的四周形成具有秩序感的半封閉空間,其功能性和裝飾性一目了然。
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傳統生活器具等都是地域性的文化元素,無論使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其都具有傳統和地域的符號特征,這種特征在其功能上、美觀上以及情感上都具有與現代科技創造出來的新材料所不同的意義。
2.1歷史的延續性和傳承性
地域性傳統文化元素都具有歷史的文脈性,因此即使在科技發達、生活節奏迅速的現代社會中,使用這些元素也能夠體現出對歷史的延續性和傳承性。這種傳承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的精神可以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得到一定的解放。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延續使用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同時,又能夠對其進行整合、發展和升華,這些積淀了很長時期的自然和人文的物質和精神的結果,必然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具有非凡意義的價值。
2.2具有地域識別性
建設成就顯著的今天,各地區的城市發展規劃所使用的方式方法都主要圍繞適應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而思考,因此地區的識別性特別是城市的識別性變得模糊。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大多數的城市都主要由林立的高樓和復雜的交通網所組成,如果一個城市沒有一個類似于上海的東方明珠、北京的中央電視臺大樓那樣的地標性建筑,這個城市的節點景觀很難被人們所識別。受城市發展的影響,農村的建設越來越呈現類似的現象,雖然集中式的住宅區、現代風格的居住空間是時代發展的結果,但是農村以其特有的濃厚鄉土和人文特征在發展規劃中體現有地域特征占有絕對優勢。例如在前面的案例中,泰安地處泰山山脈,此地所具有的泰山砂巖以及適合此巖石的砌筑方式就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這種地域特征能夠增強地域的特色,在信息傳播迅速的現在,這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是增強地區間的交流、區域性文化研究寶貴的素材。
2.3取材方便,成本低
地域性的文化元素不僅包含了當地與風俗人情、生活習慣、藝術技藝、建筑材料等相關的有形或者無形的元素,在物質上能夠就地取材,而傳統技藝上又可以比較容易在當地尋找具有與材料相適應的技術匠人,這些能夠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以呈現出原有性質的形式,實為方便之選。從另一角度來說,一個地方的人們會對此地其所熟悉的材料、器具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具有別人所不具有的親和力和習慣性,因此在使用和維護方面也更加具有優勢。例如云南傣家竹樓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竹,竹子具有生長快速、強韌等特點而是當地的特色材料,竹樓能夠適應當地的地勢和氣候特點的同時又具有強烈的地域識別性,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性也與竹樓的空間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另外傣族的傳統民族服飾的鮮明色彩也可成為竹樓的美麗裝飾。
2.4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角色轉變使其具有新的價值和意義
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發展,與以往的以農耕、畜牧、漁等為主要活動的社會時期不同,現在機械化以及工業化的發展使得許多活動被科技成果所取代,從而解放了許多舊時的工具。例如牛耕時期使用牛拉犁的形式進行耕種,而今則絕大多數使用完整的自動化機械進行耕種。所以原始的犁的作用就被改良和發展,舊的類型就被淘汰。但是這種工具在很長一段時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須之物,另外在造型設計上的美觀性以及使用上的人機工程學方面都有現代自動化機械所借鑒的地方。在鄉村建筑空間改造時,這一工具不可作為“廢物”進行處理,而應當轉變思維方式,例如在預留的展示空間中,作為裝飾性的展示作品進行展示,通過點光源和面光源的影響,這不僅是一件特殊的藝術品,而是承載了觀眾關于農耕、關于傳統手工藝的特殊記憶和情感。
類似的案例還有家用的紡線車、水車等工具,雖然這些工具不會再次適用于當前的生產生活活動中,但是通過巧妙的角色轉換,使其在與以往不同的領域繼續發揮價值。
從材料方面來說,地域性的建筑裝飾原材料均取自于當地的自然界,例如木材、石材等,相比較于現代化工產業研發的新型材料,這些材料具有原生態、親和力強等特點;從生活器具上來說,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這些器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性,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從民俗及民間藝術上來說,這正是整個藝術領域的發源之處,又是藝術所追求的精神本質,因此具有非凡的價值意義。總的來說,地域性材料、生活器具以及民俗文化等,對這些地域性的文化元素能夠使建筑空間更具有生機和活力,而這些文化元素的使用,也具有長遠的價值和意義。
[1] 李長福,郭 艷.從基于傳統建筑符號的城市形象設計看“傳承”與“鄉愁”[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6):114-115.
[2] 李 阜.地域文化在當代室內設計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12):20,85.
[3] 駱 瓊,王艷麗.徽派建筑語義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再創造[J].藝術科技,2016,29(2):25.
[4] 李 蘭.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5(5):58.
[5] 曾 琳.中國裝飾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4,27(5):293,302.
[6] 邱海東.室內空間陳設設計地域性文化元素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2(Z1):97-99.
[7] 薄曉光.文化意境符號在我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4):39-40.
[8] 陳 亮.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元素[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29-130.
[9] 姚亦鋒.以生態景觀構建鄉村審美空間[J].生態學報,2014,34(23):7127-7136.
[10] 丁明靜,李峻峰.徽州民居出入口空間組織的探析[J].華中建筑,2013,31(10):131-135.
Theapplicationsignificanceofregionalculturalelementsinthereconstructionofruralbuildingspace
LiuXinrui
(FuyangNormalUniversity,Fuyang236037,China)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rchitectural space, the main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lies not only in its low cost, convenience of materials, but also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traditions, to enhance regional recognition, and to carry out these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modern times building space can make space with more vitality, with greater value and significance.
rural architecture, regional culture, value
1009-6825(2017)29-0040-03
2017-08-04
劉馨蕊(1989- ),女,碩士,助教
TU24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