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立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單雙人操作電子結腸鏡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280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140例)采用單人操作,對照組(140例)采用雙人操作,對兩組操作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進鏡成功率與息肉漏診率分別為97.90%、12.10%,對照組分別為86.40%、22.90%,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進鏡時間及進鏡長度、疼痛程度評分分別為(5.6±0.8)min、(71.5±3.9)cm、(2.7±0.4)分;對照組分別為(12.0±2.0)min、(88.7±4.3)cm、(5.9±1.1)分;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相對于雙人操作法而言,采用單人電子結腸鏡檢查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且具有進鏡時間短、進鏡長度短、患者疼痛輕等特點,并可減少息肉漏診及并發癥發生,臨床價值顯著,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雙人操作法;電子結腸鏡;單人操作法
中圖分類號:R57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2-004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ngle and double manipulation of electronic colonoscopy.Methods 280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noscop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140 cases)using single operation,the control group(140 cases)using double operation,the two groups of opera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90% and 12.10%,respectively,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40% and 22.90% respectivel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into the mirror and mirror length,the degree of pain scores were(5.6±0.8) min,(71.5±3.9)cm,(2.7±0.4)points;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12.0±2.0)min,(88.7±4.3)cm,(5.9±1.1)poi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double operation method,the use of single-electron colonoscopy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and has a short time into the mirror,into the mirror length is short,the patient's pai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and can reduce polyp misdiagnosis and complications,clinical value is significant,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Double operation method;Electronic colonoscopy;Single operation method
電子結腸鏡是臨床上診斷多種結腸疾病的有效方式,其在及早發現疾病病變、制定疾病治療方案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現階段臨床上采用的結腸鏡插入技術主要有兩種,一是雙人操作法,二是單人操作法,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結腸鏡操作正逐漸由雙人操作向單人操作轉變。本研究為比較兩種操作法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對收治的280例患者進行了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80例行電子結腸鏡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診,以隨機數字表法為依據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140例。觀察組中,男82例,女58例,年齡19~78歲,平均年齡(43.2±4.3)歲;對照組中,男81例,女59例,年齡21~80歲,平均年齡(44.1±4.9)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比較。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膿血便、腹部包塊、便秘、便秘等癥狀;②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③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患者均無意識障礙,均意識清醒,可配合本次研究[2-3]。
1.2.2排除標準 ①排除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②排除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③排除伴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④排除伴有下滑到急性穿孔癥狀的患者;⑤排除伴有大量腹水、腹部造瘺癥狀的患者;⑥排除腸腔阻塞難以進鏡的患者;⑦排除腸道清潔較差難以進鏡的患者[4]。endprint
1.3方法
兩組患者檢查前均禁止使用任何鎮痛及鎮靜藥物,且叮囑患者檢查前3 d行少渣飲食,檢查前1 d叮囑患者不可進食肉類、蔬菜、水果等;并于檢查前1 d晚8點開始進食。同時兩組患者檢查前均常規進行腸道準備,并患者口服聚乙二醇(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41209)治療,將3~4盒聚乙二醇利用3000 ml溫水溶開飲用,對于排便不盡的患者則可給予其口服50~100 ml硫酸鎂口服液治療。且兩組均選用型號為FUJINONEC-590MWD/E電子結腸鏡進行檢查。
1.3.1觀察組 采用單人操作法進行檢查,取患者左側臥位,操作者左手拿結腸鏡操作部,右手拿鏡身,在與肛門相距20 cm的部位,采用杠桿原理,將肛門作為支點,左右旋鏡,并適當進行鉤拉、抽氣操作,并適當的協助患者變換體位,必要時可適當按壓患者腹部,以完成操作。
1.3.2對照組 患者則采用雙人操作法進行檢查,取患者左側臥位,操作人員需雙手握結腸鏡操作部,助手則需握緊鏡身,行鉤拉及循腔進鏡處理,助手則配合操作者行進退鏡身處理,并協助患者適時更換體位,并按壓腹部,以確保操作成功[5]。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結腸鏡檢查成功率,并對兩組患者進鏡時間、進鏡長度、患者疼痛評分進行比較;同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息肉漏診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1.5判定標準
以插入回盲部及闌尾開口作為結腸鏡檢查成功;進鏡時間為插至回盲部所需的時間,即從結腸鏡進入肛門到鏡頭達到回盲部所需時間。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數字量表法(NRS)進行評定,量表評分為0~10分,有0分為無痛,以10分為劇痛,評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6]。
1.6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所有數據資料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平均年齡、者進鏡時間及進鏡長度、疼痛程度評分),并進行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年齡、性別、進鏡成功率及息肉漏診率),并進行?字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進鏡成功率及息肉漏診率比較
采用不同方式操作后,觀察組患者進鏡成功率與息肉漏診率分別為97.90%、12.10%,對照組分別為86.40%、22.90%,觀察組患者進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息肉漏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進鏡時間、進鏡長度及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進鏡時間及進鏡長度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操作期間均無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癥發生,觀察組中5例患者發生劇烈腹痛、7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2例患者見內鏡噴嘴堵塞癥狀,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中15例患者發生劇烈腹痛現象,22例患者見惡心嘔吐現象,5例患者見內鏡噴嘴堵塞現象,并發癥發生率為30.0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7.500,P=0.000)。
3 討論
結腸鏡是臨床上診斷多種結腸疾病的有效方式,臨床上通常將雙人操作法作為結腸鏡常用的檢查方式,需由助手協助操作者進行插鏡處理[7-8]。然而,若助手缺乏臨床經驗或兩者配合度不佳則極易對鏡身旋轉情況造成影響,還可能會導致內鏡先端部位和腸內容物進行碰撞,使得噴嘴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堵塞等現象,進而極易對進鏡效果造成影響[9-10]。且雙人操作法中操作者對進境阻力缺乏明確的感知,通常讓助手進鏡,往往是在不能進鏡時才退鏡,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操作時間,同時還會給患者造成明顯不適感,導致患者產生劇烈腹痛感。另外,雙人操作過程中結腸極易產生起襻現象,進而可造的內鏡打彎,對進鏡結果造成影響。
隨著研究的深入,臨床上逐漸將單人操作法應用于電子結腸鏡檢查中,該治療方式可由操作單人完成,操作者可自行插鏡,有利于操作者掌握阻力情況,有利于合理把握進退鏡情況, 并可反復抽吸腸內氣體,對縮短腸管,避免延伸腸管而促使腸管彎曲及結襻加劇,且有利于促使腸管短縮及直線化,對提高進行速度,減輕患者腹痛、腹脹癥狀有重要幫助[11-12]。相對于雙人操作法而言,單人操作法具有易協調、隨意性好等特點。此外,且單人操作還有利于術者及時對內鏡進行回拉操作,對確保內鏡鏡身呈直線狀態,保證結腸鏡檢查順利完成、避免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發生有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不同方式操作后,觀察組患者進鏡成功率與息肉漏診率分別為97.90%、12.10%,對照組分別為86.40%、22.90%,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進境時間、進境長度及疼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30.00%,兩組比較并發癥發生率存在明顯差異,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采用單人電子結腸鏡檢查具有較高的成功率,有利于縮短進境時間,而且具有進境長度短,對患者造成的疼痛輕、漏診率及并發癥發生率低等特點,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家蘭,鹿安琴.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在電子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1,40(30):3116-3117.
[2]黎銘恩,楊綺紅,張曉燕,等.電子結腸鏡單人操作法與雙人操作法比較[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5):765-766.
[3]劉建軍,姜文婷,占波.CT仿真結腸鏡與電子結腸鏡診斷結腸癌的對比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5):101-102.
[4]張愛琴,周煥明,李曙輝.電子結腸鏡檢查中誤漏診的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4):70-72.
[5]閔培,蘇軍凱,張鳴青.注水結腸鏡檢查的應用評價[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1):78-80.
[6]艾源.結腸鏡檢查的技術性能:羅馬尼亞大學和非大學醫療中心的多中心研究[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4(2):228.
[7]蘇軍凱,張鳴青,張荔群,等.溫水灌注提高初學者結腸鏡檢查成功率的應用研究[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3,25(1):27-28.
[8]蔡玲,張玫,趙曲川.1112例電子結腸鏡單雙人操作法的比較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5,12(5):308-310.
[9]錢晶瑤,高建新,齊艷榮,等.可變硬度結腸鏡在老年患者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9):3167-3172.
[10]羅華.電子結腸鏡單、雙人操作法的價值對比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57,61.
[11]肖鳳珊,劉妥英,劉旭明,等.患者進食不同類型食物后接受結腸鏡檢查的相應最佳時間[J].中國醫藥科學,2013(17):167-169.
[12]張萌,蘇麗榮,李敏,等.結腸鏡檢查不同操作法的臨床應用與評價[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2):212-214.
編輯/楊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