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龍芳
摘要:目的 對護理干預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護理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并做出總結。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56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本次調研對象,將其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平均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對干預組患者行以護理干預措施,對對照組患者行以常規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情況進行隨訪,干預組患者的復發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臨床中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行以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讓患者快速恢復健康,有效降低復發率,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護理干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復發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2-0094-02
在臨床中痛風性關節炎屬于常見的一類骨科炎癥,導致該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紊亂,一般發病部位為關節囊、滑囊、軟骨等,臨床癥狀為關節劇痛,臨床患者一般為單側性突發,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逐漸發展為慢性,該疾病還能夠引發患者出現腎結石、痛風石等并發癥,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嚴重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意義與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56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平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其中干預組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2.3±1.9)歲,病程4 d~10年,平均病程(4.2±0.9)年,合并癥:糖尿病12例、高血壓10例,高脂血癥4例、肥胖3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9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2.1±2.1)歲,病程3 d~10年,平均病程(4.1±1.1)年,合并癥:糖尿病11例、高血壓9例,高脂血癥5例、肥胖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合并癥等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內容,對患者進行基礎的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指導患者按醫生囑咐用藥等,與患者進行溝通,關注患者臨床癥狀等。
1.2.2干預組 實施護理干預。①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因為患者在疾病的影響下會產生抑郁、焦慮煩躁的情緒,無法配合醫生治療,所以在臨床護理中應首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患者的內心訴求,并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適當給予患者安慰,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調整治療態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②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為本院護理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限制患者嘌呤的攝入量,使患者體內的尿酸能夠盡快排出,告知患者不可食動物內臟、魚蝦類含蛋白質、嘌呤高的食物,在平時應多喝水,以有效促進患者體內尿酸的排泄。③運動護理,讓患者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打網球、散步等,在早晨、晚間可以步行30 min,最好不行至微出汗,不要做劇烈運動,以免增加耗氧量,導致體內大量水分丟失,不利于體內尿酸的排泄。④還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與用藥護理,全方位為患者進行護理服務,使患者能夠盡快康復。
1.3觀察指標
對臨床中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分析,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是完全消失,關節活動能力恢復正常則判定為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但是在勞累時會出現隱痛或是不適則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關節出現輕微疼痛則稱之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緩解,疼痛未減輕則為無效。臨床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治愈率。患者出院后3個月,對患者的情況進行隨訪,分析兩組患者疾病復發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計數資料選用(n,%)表示,并用?字2檢驗,計算所得,P<0.05,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
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進行調查,發現在干預組患者中有1例無效,余患者均有好轉,而對照組患者有8例無效,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疾病復發情況
出院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疾病復發情況進行調查,詢問患者及患者家屬疾病復發的具體時間,并進行記錄,從而進行對比分析,干預組患者中僅有兩位患者出現疾病復發情況,而對照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現復發情況,見表2。
3討論
在臨床中,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率較高,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痛苦,臨床中有慢性,有急性,如果患者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未進行及時治療,很可能發展為慢性,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嚴重的患者會造成腎結石、痛風石等,嚴重損害患者腎臟[2]。由于該疾病與患者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治療階段除了行以藥物治療外,還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為進行指導,減少疾病再次發作概率[3]。
本次研究中,干預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表示在臨床中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臨床效果,改善患者臨床體征,具有一定的意義,促進患者康復。復發率上,實施護理干預的患者復發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患者,說明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有效率還能有效降低臨床復發率,這與賈庭英[4]的闡述觀點基本一致。通過本次研究,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及家屬應注意患者的日常飲食問題,運動方式等,因為該疾病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想要根治該疾病就一定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能夠擺脫病魔帶來的痛苦,使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行以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予以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趙世莉.護理干預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康復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6):1331-1333.
[2]賈志華,平欣,羅旭,等.分析護理干預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7):254-255.
[3]李俊蓉.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6):66.
[4]賈庭英.護理干預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康復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406-407.編輯/高章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