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
摘要:《機械制制圖》是航空專業教學中的重要課程,能夠讓學生明確機械的基本原理,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熟悉應用。在本文中,我們將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航空專業;《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有效措施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人才的專業素質鞥能夠提升,尤其是希望招聘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機械類人才。航空類的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圖》是比較重要的基礎性課程,能夠讓學生深入對機械的制造原理進行了解,并能夠繪制出常見的機械圖紙,從而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為了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航空類人才,我們應最好《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
一、《機械制圖》課程的基本情況分析
《機械制圖》課程,是航空專業的學生必修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就是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航空專業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對機械圖紙進行讀圖,并且具有基本的繪畫能力。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機械制圖》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對整個學習體系進行貫穿。因此,如果學生在《機械制圖》課程中能夠擁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在日后的學習中將會非常順利;反之,如果學生在課程中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將會影響對日后相關知識的吸收,因此,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對《機械制圖》課程進行重視。
當前,職業教育獲得了社會的各界關注,各個單位對人才的基本技能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在航空類企業,都希望能夠招聘具有繪圖能力、讀圖能力、計算機制圖能力的人才。不過,有的航空類職業院校縮減了《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課時,給教師提出了更加嚴峻的任務,唯有在有限的時間中使學生全面地對機械制圖基本知識和能力進行掌握,才能夠培養全方面的人才。
二、當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課程時長無法滿足內容大的需求
《機械制圖》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內容也具有比較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還有穿插著實踐教學進行。但是很多航空類專業中的《機械制圖》課時卻發生了縮減,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教學內容,就成為教師所面臨的嚴峻問題。有的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動手繪制,縮減了前期理論學習的時間,使得學生的基礎打不好,在進入實踐課程的時候存在著無從下手的感覺。還有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沒有規劃,按照原來的教學步伐進行教學,在剛完成理論教學之后,就發現課程即將結束,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提升。因此在協調內容和課時方面,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2、缺乏實踐課程
由于課程內容多,很多教師為了追趕教學任務,而大量開展理論教學,忽略了實踐教學,使得學生被迫接收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有的航空類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差,在接受理論知識上存在著一些難度,因此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消極抵抗情緒,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3、教學方法落后
航空類專業的學生一般動手能力比較強,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了解,而按照教師個人的認知來開展教學,從而出現講授的知識與吸收的知識不對等的現象。在教學中,有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與教師進行交流,但是教師僅僅按照既定的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對于額外的知識不進行傳授,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
三、如何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
1、根據航空類專業特點,對課程進行優化整合
在航空類專業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涉及到很多的課程,在對《機械制圖》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機械制圖》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并穿插以相關課程的內容,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能夠讓學生明確各個專業之間的聯系,明確學習《機械制圖》課程對自己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能夠對《機械制圖》課程激起興趣。我們可以根據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將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和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這三門課程進行優化、整合,能夠將制圖原理、計算機繪圖和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在這個課程體系中,我們應使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將內容優化成為適合航空類專業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開拓自己的思路,提高《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效果。
2、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
很多職業院校中都采用了創新的教學方法,將原有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并且采用了講授法、實驗法、歷史資料法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感官得到了調動,并且能夠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掌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由于《機械制圖》課程中涉及到的很多問題都是比較抽象的,很難使用語言進行表達,因此,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利用電子課件將機械制圖的原理使用動態圖片、視頻、三維立體圖的方式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能夠以更直觀的方式對機械制圖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直觀展示與語言講解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觀看課件的時候,教師輔以語言講解,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掌握。
3、在教學中為學生分配學習任務
在教學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項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機械制圖技能。教學項目的實施,可以分為明確項目、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分配任務、比較方案、方案實施者五個步驟:
(1)項目化教學開展之前,應讓學生對項目的名稱、任務、需要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了解,從而對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2)在明確了自己的任務之后,學生對于即將掌握的知識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有目的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掌握,從而為項目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3)由于當前一般都是采用的大班教學的方法,因此教師應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項目中的內容進行分配,使學生能夠各自準備需要的內容,并根據所學內容制定項目方案。
(4)在學生準備項目的過程中,會根據知識水平的不同、信息掌握的不同而出現多種方案,這時候應在教師的輔助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多種方案進行對比,從而選擇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5)在方案選擇之后,小組中的成員按照自己的角色,分別開展工作,共同對項目進行實施,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使學習效果得到提升,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夠學習更多的實踐知識。
四、結語
總之,在航空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著一些挑戰。為了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應積極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探索有效的改革和創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馮之見. 職業院校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J]. 職業,2017,(15):82-83.
[2]陳婷. 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索——以福建工業學校為例[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122+ 124.
[3]李萍,李維軍,高興軍. 基于“卓越計劃”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大學教育,2016,(07):147-148.
[4]張鄂. 加強能力培養的“機械制圖”精品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2016,(15):94-96.
[5]黃雪云. Solidworks軟件與機械制圖課程深度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4):292-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