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敏
摘要:目的 研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手術室中,設置質量控制小組6個,以手術室護士長、質控員、專科組長的三級質控體系,管理及控制手術室的整個護理過程。統計分析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前后,護理質量,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管理模式下,實驗組不良事情的發生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的發生例數,實驗組各小組的護理質量控制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減小了不良時間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護理管理;手術室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2-0180-02
在醫院各流程正常運行中,護理質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護理管理的工作中,質量控制是關鍵的環節[1]。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是指:護理組長定期抽查護理質量、質控員及科室其他人員的工作,并將匯總結果向護士長匯報,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相應處置[2]。自2015年3月至今,我院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建立了質量控制小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現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實施前)的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實施后)的護理人員作為實驗組。實驗組的護士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1.7±1.2)歲,從事護理工作1~21年,平均(7.8±0.9)年;對照組的護士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29.7±1.1)歲,從事護理工作2~20年,平均(6.9±0.8)年;兩組護士的年齡及從事護理工作時間等一般資料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建立質量控制小組 由護士長選定質量控制小組組長,主要標準為護理質量較高,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豐富,對質量控制標準熟悉的護理人員。同時選擇組員,并分配給組員不同的工作內容,共成立質控小組5個(日常組、學習組、護理文書組、消毒隔離組、質量控制檢查組),組長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進行選拔,護士長根據綜合評定標準,對小組長進行任命。為質量控制小組長制定工作內容,并定期抽查質量控制管理的實施情況,組織人員進行質量控制考核,對考核結果不佳的護士進行培訓,每周組織質量控制小組組長開會,匯報本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對于疑難的問題,組織討論解決方式,總結出最佳的處置意見。
1.2.2各質量控制小組的工作內容
1.2.2.1日常組工作內容 每日檢查手術室衛生的打掃情況,室內有無死角、手術器械有無血漬等。手術室內的器械應該整齊擺放,并對標簽內容進行規范,檢查記錄手術過程是否完整,對不良事件的處置是否得當,搶救藥品的準備情況,麻醉藥品是否充足,是否正確處理醫療垃圾,有無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垃圾的情況等。
1.2.2.2學習組工作內容 為新入職的護士、實習護士、見習護士制定學習計劃,并定期對所學習內容進行階段性的考核,評判學習掌握情況,定期組織護士學習新的治療技術及護理技術,從而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整體水平[3]。
1.2.2.3護理文書組工作內容 檢查護理記錄的填寫情況,檢查記錄是否完整、真實,觀察病歷護士執行醫囑的情況。
1.2.2.4消毒隔離組 對護理人員的無菌操作技術進行考核,制定出無菌操作的規范流程標準,對操作不規范的護理人員進行指出糾正[4]。
1.2.2.5質量控制檢查組 檢查組負責檢查醫院管理工作的質量控制實施情況,對工作過程及崗位職責進行落實。
1.2.3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 制定質量管理標準和各科室質量控制評價標準,護士長組織各小組進行學習,在工作中各小組需不斷完善質量控制標準。
1.3評價標準
統計分析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前后,護理質量,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管理模式下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兩組管理模式下,實驗組出現2例出現手術器械遺失、出現3例術中器械未準備充分、出現2例貴重醫療器械損壞、出現3例搶救藥品準備不足、出現1例不當操作造成漏藥、出現3例醫囑執行時間過長;對照組出現12例手術器械遺失、出現14例術中器械未準備充分、出現4例貴重醫療器械損壞、出現7例搶救藥品準備不足、出現6例不當操作造成漏藥、出現15例醫囑執行時間過長。實驗組不良事情的發生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的發生例數(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質量控制評價比較
經過比較可知,實驗組各小組的護理質量控制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的效果較好,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顯著提高了護理的嚴謹度,完善了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肯定[5]。質量控制小組通過對護理工作的分類管理并進行質量控制檢查,使得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整體水平[6]。
本次研究中,兩組管理模式下,實驗組不良事情的發生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的發生例數,實驗組各小組的護理質量控制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程莉萍,商明霞,董建英,等.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193-195.
[2]劉雪霞.分析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8):140-142.
[3]洪海珠,林鳳,陳連娣,等.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5):619-620.
[4]徐秀麗,孫愛玲,沈威,等.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107-108.
[5]Wu Juan.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group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6,7(4):218-219.
[6]楊冬愛,陳琳琳.品管圈在藥房管理中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166-167.編輯/成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