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平+王興華
【摘要】目的 分析中風偏癱患者康復訓練運用中西醫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來我院治療中風偏癱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分組原則,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康復訓練中加入常規護理,觀察組康復訓練中加入中西醫護理,比對兩組患者FMA(運動功能)評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評分、CQOLI(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FMA評分、ADL評分、CQOLI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中西醫護理應用在中風偏癱患者康復訓練過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廣。
【關鍵詞】中風偏癱;康復訓練;中西醫護理;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0..02
中風偏癱屬于臨床常見病癥,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殘疾,且病亡率極高。同時,中風偏癱患者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口齒不清、行動不便等,針對這一問題,護理人員必須加大對患者康復訓練的重視程度,合理應用護理方式,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本文重點探究中風偏癱患者康復訓練運用中西醫護理的效果,數據結果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來我院治療中風偏癱的80例患者,遵循隨機分組基本原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48~76歲,平均年齡(60.35±2.67)歲;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1.29±3.23)歲。比對兩組患者數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患者康復訓練過程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康復訓練過程實行中西醫護理,具體分為以下幾方面:
1.2.1 日?;A護理:中風偏癱患者常伴有行動不便的問題,通常需臥床休息,易出現疥瘡,從而引發皮膚潰爛等嚴重病變[1],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大對患者基礎護理的重視程度,及時幫助患者更換病床用品,防止出現病菌感染。同時,護理人員應特別關注患者個人衛生,為其他中西護理方式的實行奠定良好條件。偏癱患者受身心兩重折磨,常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紓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患者康復信心。
1.2.2 肢體針對性護理:中風偏癱患者長時間的臥床會導致病變位置變形,護理人員應加入合理的肢體針對性護理,針對軟癱期患者[2],可加入針灸治療,增強患者神經末梢的感知功能,通過針灸疏通患者經絡,改善患者生活功能,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康復訓練,提升患者肢體功能整體感知力,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在康復過程中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針對痙攣期患者,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穴位采取科學的病癥治療;針對改善期患者,應樹立循序漸進的原則,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從而提升康復效果。
1.2.3 飲食干預指導:中醫領域中強調“食治勝于藥治”、“藥補不如食補”的護理理念,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科學飲食[3]。針對氣血虧虛患者,須食用補氣的食材,如山藥、紅棗等;針對肝火旺盛、肝陽上亢的患者,應注意飲食的清淡性,飲食應葷素搭配;針對痰多的患者,可多食用冬瓜、蘿卜;針對高血脂患者,可適當多食用纖維化食物。同時,中風偏癱患者的運動量少,易出現便秘的問題,應叮囑患者多吃瓜果蔬菜。
1.3 評定標準
通過Barthel指數評估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通過FMA(運動功能)評分量表評估患者肢體功能改善情況;分數越高,說明肢體功能改善情況越好;通過GQOLI(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患者ADL評分、FMA評分、GQOLI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間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見表1。
3 討 論
中風偏癱屬于嚴重的腦血管疾病,患者治愈后依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直接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大對患者護理過程的重視程度,合理創新患者護理方案。本文研究結果證明,觀察組患者ADL評分、FMA評分、GQOLI評分分別為(72.34±5.42)分、(68.45±4.62)分、(198.35±11.78)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中西醫護理方式的效果較為突出。中西醫護理方式以中醫、西醫相融合的方式為基礎,西醫治標、中醫治本[4],在中醫領域中,中風偏癱患者大多因外邪入侵、飲食過度、氣火郁結而形成氣血虧損,護理人員應科學利用膳食指導等方式,結合患者中風原因,采取針對性康復訓練方式,從而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提升患者整體康復速度,改善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中西醫護理應用在中風偏癱患者康復訓練過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運動功能,還可提升患者整體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中蘭.運用中醫綜合護理技術對中風偏癱患者臨床療效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9):1486-1487.
[2] 黃允香.護理人員對中風偏癱循經指針點按療法認知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9):2619-2622.
[3] 黃允香.中風偏癱患者家屬對朱璉指針點按療法認知程度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71-73.
[4] 徐昌華.實施個性化護理對中風偏癱患者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159-160.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