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英
摘要:教育,永遠是人類最重視的一個事業,在以前,中國生活在原始時代,他們沒有教育,也就沒有法制和規律,所以,教育就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小學來說,對于他們的德育協同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他們最主要的的任務不是去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在學習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把自己的德育協同教育達到最好的水平。這篇文章首先介紹開展德育協同教育的意義和作用,然后再分析德育協同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解決對策,從而實現促進小學生學習和德育雙豐收。
關鍵詞:小學德育;協同教育;策略;淺析
小學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小學最為一個學生的啟蒙階段,影響著學生以后一生的生活,讓學生可以在以后的學習中適應時代的變化,讓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因此,本文就小學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德育協同教育。
一、小學德育協同教育工作開展的意義與作用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對他們進行的任何教育都是具有學生一定的道理的,讓學生提升自己是學校的最終目標。
(一)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她們的思想道德水平還不是很高,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對于什么是道德,還不是很了解。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協同教育的工作開展,就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的認知,讓他們知道社會中什么樣的事情是屬于道德水平的,這樣,就可以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感,讓小學生不斷的增強自己的情感,做一個有感情的人。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都是家中的寶貝,家長對于他們可謂是百依百順,讓他們養成了一些不良好的習慣和愛好,對于他們今后的發展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與作用。所以,學校開展的德育協同教育工作,就有利于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讓他們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可以互相幫助,也可以培養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
二、在小學德育協同教育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的一些問題
在教育事業中,尤其是對于小學的教育事業,經常的會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讓小學生不斷的養成不良好的習慣,因此,一定要重視謝謝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導致了學生無法受到良好的監督和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沒有自己強大的自我監督能力,那么,老師的監督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就直接的影響著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如今對于小學的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投入比較的低,對于老師的要求,也非常的低,老師的自我監督能力都不夠,就沒有辦法去監督其他的小學生了,學生無法受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就會失去一些學習和進步的機會,讓小學生不能提升自己對于德育協同教育的認知。
(二)小學生自身的特點,讓德育協同教育工作很難進行下去
作為一個成年人,大家都有過小學時代,在小學時代,沒有小學生喜歡受到老師每天的監督,讓他們學習德育的想法很難實現。這是因為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并不能更好的靜下心來去學習,德育協同教育工作不能很好的進行下去,也間接的給老師了很大的打擊,一些老師可能就會放棄對小學生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進行。
三、針對在小學德育協同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要采取的措施
小學德育協同教育工作雖然面臨著很大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存在還是有辦法去避免的,這就需要老師和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讓小學生可以學習到德育的精髓,因此,接下來就談談針對在小學德育協同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要采取的措施。
(一)要堅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
很多小學的學校,他們的德育協同工作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就是因為學校對于他們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不重視,讓老師也無法開展對他們德育協同教育工作。所以,作為一個學校來說,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讓德育協同教育工作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如果學校足夠重視的話,老師也會想辦法就解決這些問題。
(二)樹立學校德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
學校之所以這么重視德育協同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可以不斷的的成長和進步。所以,學校樹立一個正確的理念非常的重要,想要學生理解學校的做法,就是要吧這些理念首先傳達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受到很大的重視,他們就會喜歡上這種教育。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環境建設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把別人的思想強加到自己的思想上邊去,也可以說是跟風行為很容易產生。因此,學校領導要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讓他們了解對他們進行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意義與作用,與文化基礎息息相關,并且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讓他們可以在校園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孟母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自己一個人曾經三次搬家,終于找到了一個有利于孩子讀書的地方,才有了后來的孟子。
(四)運用典型,樹立德育
在小學中,要做到德育協同發展,就要發揮典型的作用。在班級中樹立起一個典型。可以是助人為樂的典型,也可以是拾金不昧的典型。當典型樹立起來之后,其他學生都會向典型看齊。通過典型,讓德育更加深入到每個學生身上,讓德育在學生中閃光。典型運用得當,就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小學德育協同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小學生來說,意義非常的大,因此,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學校一定要堅持下去,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關于德育的理念,讓他們可以在未來的道路上有自己的情感。只有做到德育協同發展,才能讓小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練奕文,張秋盼. 小學德育協同教育的策略分析[J]. 教育, 2017(1):00244-00244.
[2]朱家安, 陳壽強. 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和道德教育系統的協同建構策略和方法[J]. 大學教育, 2016(5):71-74.
[3]劉國. 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諧教育——淺談我校德育教育與“家校社”的有效結合[J]. 新課程學習:中, 2013(8):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