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玥婷
摘 要:目前,國際貨幣體系體現出不穩定的特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面臨著新的機遇。本文通過分析主體貨幣的國際化歷史進程總結了值得人民幣在國際化進程中借鑒的經驗,并針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的現狀,向貨幣當局提出了有利于推進國際化進程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貨幣體系;人民幣國際化;美元;歐元;英鎊;日元
國際貨幣體系是國際間結算所采用的貨幣制度。19世紀80年代,一戰結束前,英國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建立起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貨幣體系。二戰即將結束時,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表現出了一些不穩定性,一系列“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歐債危機、盧布暴跌、英國脫歐等事件都使得國際貨幣體系愈發動蕩,因此學界對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爭論也日益激烈。全球經濟面臨的衰退趨勢和源自多方的挑戰使得各國為了經濟的盡快復蘇紛紛采取不同的政策,意圖解決這些問題,重建國際貨幣體系。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2013年以來,我國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投身于亞投行的建設。2015年,人民幣被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在這一輪國際貨幣體系重構的重大機遇面前,目前我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我國貨幣能夠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期待。
本文通過對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的國際化進程的分析,梳理主體貨幣國際化的發展規律,發掘可以借鑒的經驗,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出建議。
一、各國貨幣國際化過程對比及經驗總結
盡管各國經濟環境及貨幣政策有所不同,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是可以從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的國際化進程中吸取經驗的,本部分通過討論國際主體貨幣的國際化進程,總結各種主體貨幣在國際化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經驗教訓。
1.美元發展歷程及國際化經驗總結
一戰后,美國由于遠離戰場,經濟實力迅速躍居世界前列,但仍無法取代英鎊的霸主地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元進一步擠壓英鎊占據更大的國際市場,美元正式超越英鎊;隨著美國不斷借助美元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更大的利益,其憑借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和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確立世界貨幣霸主地位。
從美元逐步走向國際霸權地位的進程來看,美元之所以能夠超越英鎊,是以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作為支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便是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元依賴先入為主的存量優勢和在世界信用貨幣體系中的優勢地位扭轉了美元頹勢,可見獨立的中央銀行制度和貨幣政策公信力是貨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撐。
2.歐元國際化發展歷程及借鑒經驗
歐元的誕生是當今世界經濟史上首次出現區域集團整體放棄國家貨幣主權,通過統一貨幣結成貨幣結盟的嘗試。經過了數十年歐洲各國經濟、政治各方面合作的鋪墊,并繼承了此前歐盟成員國德國、法國的貨幣馬克和法郎的既得國際貨幣優勢,以歐元區整體的經濟貿易實力作為依托,歐元于1999年問世,并于2002年作為區域內唯一法定貨幣流通使用,這意味著歐洲的貨幣經濟一體化取得了重大進展。
歐元之所以能夠誕生,是因為各歐盟國家的合作與共贏,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的優勢使歐元有了堅實的貨幣基礎。但是,由于歐盟內部經常出現內部沖突,各國關系漸顯惡化,很難為歐元提供一個良好穩定的發展環境,這就導致歐元發展緩慢,各國的經濟實力逐漸下降,這也無法為歐元提供足夠的經濟實力的保證,所以,歐元進一步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擴發份額的可能性也十分小。
3.英鎊國際化發展歷程及借鑒經驗
英鎊在18世紀時是現代世界最先實現國際化的貨幣。17世紀-18世紀,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海外貿易、對外投資和殖民活動等途徑,使得英鎊在世界上占據了霸主地位;后來,英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并逐漸成為當時最大的工業品輸出國;19世紀70年代,形成了以英鎊為主的金本位制度,英國主導了世界金融體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鎊都是最重要的貿易結算活不和儲備貨幣。一戰后,隨著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英鎊時代”逐漸結束,英鎊的國際地位也逐漸衰落。
從英鎊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經濟實力是成為國際貨幣的根本性因素,一戰時期英國國力強盛,但由于其他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英國的經濟實力就相對減弱,導致英鎊的地位逐步被取代。這鮮活的教訓不得不被我們重視,經濟實力很重要。此外,不僅要增強經濟實力,還要完善國內金融體系,良好的國內環境才能鑄造出國際性的貨幣。英國通過工業革命以及后來的金本位制度,使英鎊走向輝煌,但是由于沒有保障措施,使得美國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興起后,取代英鎊成為世界霸主。因此,全面內外協調發展,才能使貨幣走向全世界。
4.日元國際化發展歷程及借鑒經驗
日元國際化走的是一條金融深化與發展的道路,通過外匯管理改革使日元成為國際經濟活動中普遍使用的貨幣。境外日元離岸市場的迅猛發展,也間接地加速了國內金融制度的改革、發展和完善。20世紀50年代,在“貿易立國”戰略的推動下,日本經歷了為期二十年的高速增長期,隨著日元對美元升值的壓力日益增大,日本鼓勵企業在對外貿易中使用日元計值,日本政府逐漸放松日元管制。隨之大量國際資本涌入日本,使得日本國內經濟泡沫愈多,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停滯和蕭條期,可以說日元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在這一時期相對下降。
從日元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貨幣的發展需要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國家要適當的為貨幣放開空間,為貨幣發展提供良好的國內環境。此外,要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完善國內金融體系,為貨幣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更要將貨幣推向國際。另外,要建立起保障措施,為突發情況做好準備,防止出現類似于日本的經濟大蕭條時期。endprint
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
從美國和英國的經驗來看,經濟實力對于貨幣地位十分重要。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速有所放緩,增長乏力,盡管我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果,這也是要歸功于我國的經濟發展。
從政治角度看,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走區域化到國際化的道路。正如歐元,歐洲各國團結力量發行統一貨幣歐元,強大的政治力量為其保駕護航。還有日元,在走國際化道路失敗后,由國際化轉向區域化,在亞洲有很大的影響力。人民幣目前在周邊國家和旅游國家發展的很好,但在世界范圍內的國際化進程還有待推進。中國目前正在積極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完全可以利用當前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取得的優勢,從區域化發展入手,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并不算完備,市場化程度并不高,起步相對較晚,發展時間較短,且監管方面仍存在發展不健全、干預過多、交易環節不夠簡單等問題。英鎊的躍步發展就是建立在英國金融體系發展完善的基礎上,以英國強大國力作為支撐,一舉獲得成功的。我國國內金融市場市場化程度不高,離岸金融市場風險集中,我國應大力發展金融市場化改革,豐富產品內容,在廣度和深度上加以創新。
人民幣國際化的直接后果會導致實際經濟部門尤其是出口部門要求貨幣貶值以出售更多產品。為了維持其他國家的居民、企業對我國貨幣價值有信心,我國就要降低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尤其是不能夠讓公眾對未來產生通貨膨脹的預期,這需要我國中央銀行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制定的貨幣政策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近年來中國持續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居高不下,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較大,與20世紀80年代日本面臨的情況類似,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相比于美國、英國等國家來說稍顯不足,對于國際化帶來的風險應對能力有待提高。
中國應參與到本輪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中去,如果國際貨幣制度沒有這輪洗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是不容樂觀的。從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規律來看,中國政府應該積極主張和參與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明確提出建立超主權國際貨幣的改革方案,并力爭在未來的超主權國際貨幣的構建中體現人民幣因素。借助于國際貨幣制度的安排,可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使人民幣的地位與中國經濟的地位相適應。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一些基本的進展,國際認可度也在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以及大型機構選擇持有人民幣。但是人民幣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本文通過分析主體貨幣的國際化進程的經驗,為人民幣國際化建言獻策,以期人民幣能夠穩步扎實推進國際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巴曙松,楊現領.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美元與歐元之爭:文獻綜述[J]. 西南金融,2009,(04):12-14.
[2]陳平,管清友.大國博弈的貨幣層面--20世紀60年代法美貨幣對抗及其歷史啟示[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04):25-47+155-156.
[3]李稻葵,尹興中.國際貨幣體系新架構: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研究[J]. 金融研究,2010,(02):31-43.
[4]李俊久,姜默竹.人民幣“入籃”與國際貨幣體系未來走向[J].現代國際關系,2016,(06):1-8+65.
[5]盧露.論國際貨幣體系新格局與日元的國際化[J].現代日本經濟,1993,(05):38-41.
[6]陸磊,李宏瑾.納入SDR后的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基于貨幣功能和儲備貨幣供求的視角[J].國際經濟評論,2016,(03):41-53+5.
[7]陸前進.美元霸權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兼論人民幣國際化問題[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0,(01):61-69+76.
[8]曲鳳杰.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變化趨勢及我國對策[J].新金融,2009,(05):23-25.
[9]王宇哲.當代國際貨幣體系可持續性及治理研究[D].清華大學,2014.
[10]徐奇淵,李婧.國際分工體系視角的貨幣國際化:美元和日元的典型事實[J].世界經濟,2008,(02):30-39.
[11]張向軍.后危機時代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前景:歐元的經驗和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0,(07):43-50.
[12]鄭建華.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探討--兼論人民幣國際化問題[J].宏觀經濟研究,2014,(07):112-121+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