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瑞
摘 要:何為地方金融,是指在一定行政區域內為當地居民和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地方金融在國家整個金融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機制,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講述了加強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改善措施。
關鍵詞:金融管理;地方金融;管理機制
一、加強地方金融管理機制改革的重要性
地方金融管理的完善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首先金融行業是地方產業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有不少的地方金融機構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參與到了金融活動當中,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的發展政策上的支持,對于引導和促進地方經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次,我國目前在金融行業當中實行的“一行三會”政策,可以說這是一種垂直結構的管理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避免了地方政府對于地方金融行業的干涉,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另一方面,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管理空白,使得地方政府不能夠有效的兼顧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這樣就使得各個地方在各自的管理方法上各自為政,地方差異大,現有的金融管理體質效率下降,同時也不利于貨幣政策的實施。最后,地方金融機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勢頭越來越猛,但是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對地方金融機構進行改革。使其在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又減少甚至是避免對外界環境造成的危害,我國實行的“一行三會”政策容易造成地方金融管理職責劃分不清晰,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所以需要對地方金融管理進行體制改革。
二、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現狀和問題
1.地方金融管理的現狀有:
(1)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金融管理能力。由于是中央掌管著主要的金融管理權力,造成了當地政府雖說負責著當地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但是也存在著服務不足的弊端。
(2)地方金融管理職權上存在不對等的問題。該問題主要體現在地方政府在處理金融風險的能力上。地方政府擁有處理地方金融風險的職責,但是監管部門需要及時掌握金融信息,而此時由于地方政府在金融信息的掌握和協調中的方法和制度比較缺乏,導致占地方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顯得比較被動。
(3)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存在著缺乏信用過度的約束。目前地方政府的重點項目都存在著風險大和周期長的弊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過度利用和地方政府過度融資,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造成地方金融風險。
(4)地方政府沒有很好的區分清楚監管者和所有者的職能。很多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中出現了嚴重的政企不分的現象,沒有區分清楚監管者所具有的的只能以及所有者應該有的只能,這就導致了金融機構治理問題的出現。
(5)顯性管理地方金融資源。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協調地方金融的統籌的工作,地方政府很主動金融機構的發展,推動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上市,如果有相關企業倒閉時,地方政府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穩定當地經濟的發展。地方還建立了融資平臺,當發生資金不足的時候,就會利用其平臺,將銀行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
(6)隱性干預金融業務。有的地方政府往往并不直接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指揮金融機構按其偏好發放貸款,而是憑借其行政權力和政治影響,通過規勸、誘導甚至施加某種壓力的方式,間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決策和經營行為,以達到服務于本地企業和經濟增長的目的。
2.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問題有:
(1)管理職能比較分散。由于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樣,所以地方的金融管理部門在防范金融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等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著模糊。目前當地的政府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使得金融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合理化。
(2)隱性干預大于顯性干預。由于在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些缺失,這個情況具體可以體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理財產品,表面上看似很好,實際上具有很大的風險,另外一些甚至為了單純的發展地方經濟而采取優惠政策,引進金融機構。
(3)有些地方的金融管理質量較差。地方的金融控制公司與地方政府掛鉤,跟政府人員有著利益上的往來,由于政府也參有股份,所以在裁員的時候,牽扯到的利益關系比較多,也就間接破壞了金融市場的平衡。
(4)管理人才匱乏。地方政府中涉及到金融管理領域的人員具有特殊性,這也就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具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在專業技能上也必須足夠強大,而往往政府工作人員,只是提供一些綜合的服務,涉及到金融管理領域的比較少,也很少有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投入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中,種種這些都造成了人才的不足。
(5)對于風險的監控不足。地方政府在金融結構管理上面臨的挑戰巨大,一方面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招商引資促進當地經濟的不斷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又要對于其間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評估并予以防范,金融風險防范被忽略的瘦就會出現管理不到位的現象。
可能導致以上這些現象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主要有政府官員考核體制上,官員們為了追求政績,搞一些形象工程,在開展金融工作的時候沒有聯系實際,也就導致管理不到位;另外,融資的渠道也比較狹隘;地方政府的目標和中央政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中央政府的目標是使金融機構能夠得到安全的運行,而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需要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
三、完善地方金融管理的相關建議
1.建立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地方金融的快速發展需要相關的制度來規范,國家應該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根據各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狀況以及發展的重點來強化對當地金融發展的指導,完善相應的配套機制和法律法規,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金融管理制度,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穩定發展。
2.明確管理的權限。行為界限主要是針對地方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在工作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明確行為界限,由傳統的金融工作向協調服務方面轉變,對于地方金融機構的介入和干涉要進行杜絕和抵制,這也要求地方政府需要結合本地區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和規劃,對于地方金融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信用制度建設予以加強,創建出一個優化的外部環境。endprint
3.正確處理金融風險防范。金融管理體制的主要任務是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大力的發展金融。在這方面中央和地方有著不同的關注點,中央政府更關注如何防范金融風險,而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金融發展,但是隨著對發展金融的過度側重,隨之而來的金融風險也就越大,所以想要金融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就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和金融風險防范的關系,因此在鼓勵地方金融發展的同時要制定相關的制度來進行規范。
4.完善基礎性制度。要想完善金融管理體制,就必須適當增加基礎性制度的安排,結合信用評級機構、金融業自律組織以及存款保險機構。同時也要防止出現同一個部門有兩項只能需要承擔的現象,要充分重視監督管理制度,在維護金融管理在地方政府中的權威的同時也要將問責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體制的制度建立起來,利用現在越來越發達的網絡和媒體,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同時也建加公眾的監督力度。
5.地方政府需要將金融約束運用到金融管理機制當中。在之前講到的顯性和隱性干預的問題上,政府要對金融資源進行合理的有選擇性的干預,使得社會的一些弱勢群體也能得到金融服務上的滿足。
6.重視人才的培養。人才可謂現在社會經濟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有專業技能的和專業素養的人才越來越缺乏,在金融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地方性的金融領域,這樣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規避金融風險的措施,實現對地方的金融和地方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四、結語
由于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一行三會”的垂直政策,這樣能夠確保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也能夠避免地方政府干預金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金融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之中,期間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改善地方金融管理機制,強化政府在金融機構風險處理中的作用,規范好地方的規范制度,完善法律法規,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情形,使得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也促進地方經濟良好穩定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計慧齡.有關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體制現狀與思考[J].時代金融,2013.
[2]晏金平.新中國金融體制演進的歷史經驗[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
[3]宋成玉.完善我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體系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
[4]李慧玲.關于深化地方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北方經貿,2016.
[5]張煒.深化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思考,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