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富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文化館 四川 瀘州 646100)
淺析現代舞臺美術設計中的視覺傳達
張永富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文化館 四川 瀘州 646100)
在當前舞臺劇表演過程中,只有帶給觀眾視覺上的震撼才能有效吸引觀眾。一個成功的舞臺美術設計作品必然包含著豐富的“視覺傳達”元素,要自對比性、平衡性、韻律性、間接性等幾個方面來提高視覺傳達效果。
現代;舞臺美術設計;視覺傳達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涌現出海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的發展。觀眾在欣賞各種舞臺劇過程中,借助強烈的視覺感受有利于增加自身情感體驗,因此個性化舞臺美術設計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個成功的舞臺美術設計作品可以迅速吸引觀眾的眼球,利用帶給人震撼的視覺感受可以幫助觀眾對演出形成深刻印象。所以研究現代舞臺美術設計關于視覺傳達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視覺傳達就是設計人員利用觀眾的視覺系統及時接收豐富的信息,使其比語言傳達、文字傳達收到更好的效果,可以豐富交流與溝通內容,更利于引起觀眾的互動,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是當前最為有效的一種信息傳達方法。
(一)對比性。對比性在舞臺美術設計視覺傳達中的作用是:全面應用設計材料本身的顏色、質量、形狀等各種因素,利用它們的相互作用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所以在開展設計前還需掌握舞臺演出想要達到的效果,在此基礎上選擇設計材料,利用不同的創意表現作品的特點,使其彰顯個性化特色。
(二)平衡性。平衡性就是在開展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要保證不同物品放置時與人們的視覺習慣相一致,防止由于分布不協調而產生不平衡感。在舞臺美術設計中,通常要求設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同時這兩個部分有著較高的相似度。通常將有著較高平衡性的設計應用于典雅的環境中,雖然利用平衡性可以表現對稱美,但這種設計手段由來已久,設計理念也過于保守,當前人們普遍追求個性化設計,因此平衡性設計也需不斷創新。在舞臺設計當中,不再過于追求舞臺的平衡性,利用創建不平衡的設計效果可以增加觀眾的情感體驗,突出演出效果。所以在實際設計當中,要做到合理使用平衡性,要善于結合不同場合應用不同的設計,在創新過程中可以應用不平衡設計,創造更好的舞臺效果。
(三)韻律性。韻律性就是在設計過程中利用對各種不同因素的排列組合創建不同的視覺效果,依據設計者的要求開展簡單的排列可以使觀眾依次看到各種圖像,引導觀眾的思維發展,收到一定的演出效果。在舞臺美術設計當中,韻律性通常不易于掌握,但卻時時存在,其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可以利用多種手段呈現,創造良好的視覺效果。筆者認為舞臺美術設計是一種處理空間不同元素的過程,所以在設計中要做好下面工作:使用空間元素要結合演出的實際需要,要能夠預示劇情的發展;應用空間元素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開展的想象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夠表現設計者的個人意圖;操作過程不宜復雜,如果操作過難則不易表現舞臺設計效果;在保證整個舞臺演出效果不受影響的基礎上,不斷改變表現形式。利用有效控制順序與空間,使韻律元素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創造更為突出的視覺傳達效果。
(四)簡潔性。簡潔就是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只需應用簡單的幾個元素就可彰顯劇情發展,有效吸引觀眾的眼球,防止元素應用過多帶給觀眾應接不暇的感覺,可以及時幫助觀眾確定觀察重點,應用簡潔性設計更具抽象性與創新性,如大型民族舞劇《阿炳》,其中就應用了簡潔性設計,只設計了立柱、平臺、香爐、茶房等幾個道具,但卻表現了異常抽象的視覺效果。
要求設計人員在開展舞臺美術設計時綜合考慮對比性、平衡性、韻律性、簡潔性等幾個元素的應用,其應用技巧是什么?如何在應用中創建有效的視覺信息?筆者認為只有深入研究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因此還需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大膽創新、敢于突破,才能創造出完美的舞臺設計作品。
總之,當前藝術創作者有著異常豐富的想象力與各種各樣的設計手段,第一,利用對比性,在選擇材料過程中結合舞臺實際情況選擇不同性質不同顏色的因素開展對比,帶給觀眾視覺上的震撼,最為關鍵的當屬顏色的應用,可以引導觀眾情感上的變化。第二,平衡性可以表現傳統與創新兩種意識。第三,利用合理設計不同順序與應用不同空間因素,可以產生不同的韻律效果。第四,舞臺美術設計重視體現簡潔的特點可以彰顯劇情發展。在舞臺文化中融入上述四種元素可以使舞臺美術設計更具個性化。
[1]薛穎.淺談現代舞臺美術設計中的視覺表現[J].華章:初中讀寫,2007(3):137.
[2]甘春利.淺談現代舞臺美術設計中的視覺傳達[J].科技傳播,2016(18).
[3]吳開聰.淺談現代舞臺美術設計中的視覺傳達[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5).
J814
A
1007-0125(2017)15-0128-01
張永富(1973-),男,漢族,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人,當前職務:群文部主任,當前職稱:助理館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舞臺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