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琦
(牡丹江師范學院 應用英語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生態翻譯學“三維轉換”視角下《欽差大臣》英漢翻譯研究
魏 琦
(牡丹江師范學院 應用英語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生態翻譯學中的“三維轉換”分別是指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它不僅能為文學翻譯提供良好的理論指導,還能實現交際意圖的傳遞和文化內涵的傳載。本文以《欽差大臣》譯本為例,探究生態翻譯學的“三維轉換”對文學翻譯的指導作用。
生態翻譯學;三維轉換;《欽差大臣》漢譯本
2002年清華大學教授胡庚申首次提出生態翻譯學。主張譯者在翻譯時既要關注語言的轉換,也要達到合理的交際意圖和文化內涵的傳遞。文學翻譯要求譯者用另一種文學語言恰到好處地將原作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完美地再現給讀者,使譯文讀者輕易地發現和領略到原文的美感。本文將結合《欽差大臣》的譯本進行案例分析,探索生態翻譯學對文學翻譯的指導作用。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態翻譯學幾乎涵蓋了與翻譯相關的所有因素,能從宏觀上把握整個翻譯過程。生態翻譯學中的語言維轉換就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形式進行合理的適應性選擇轉換;文化維轉換則要求譯者在翻譯時要注意雙語間的文化差異,進行正確翻譯和解釋;雙語的交際意圖是譯者在交際維轉換中需特別注意的。
格蘭·菲利普斯(Glen Phillips,1936-),西澳南十字星人,當代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詩人。格蘭·菲利普斯是國際自然景觀與語言中心主任、澳大利亞作家協會西會主席、國際筆會(佩思)會員。曾出版了多部詩集、小說、教材,在澳大利亞詩歌界享有盛譽。
《欽差大臣》為短篇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一位教師特拉弗斯在提職后以政府督察員的身份對西澳大利亞小鎮上的一所學校進行視察的故事。本篇小說的語言表達形式較為突出。首先,文中的句子大多以對話的形式出現,不僅口語化且多數具有隱含意思;其次,本文中出現了較多的俚語;最后,本文中存在的某些詞匯直譯過來不符合譯語語境。譯者在翻譯時分別采用了歸化異化、正反反正譯法、意譯法與增詞法等翻譯手段,力求更準確地再現原文情景,更生動地表達原作者意圖。
生態翻譯學中的“三維”分別指: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先了解文本的語言特征,后進行合理的分析、翻譯,這便是語言維的選擇轉換;文化維的選擇轉換就要求譯者不僅要注意雙語言的文化內涵與特點,還要根據文本的文化背景合理正確地向譯文讀者進行傳遞與闡釋;交際維的選擇轉換需要譯者注意雙語間交際目的的選擇轉換。
(一)語言維適應性選擇轉換。語言維的適應選擇轉換,要求譯者在翻譯時首先要了解文本的語言形式,再根據所學知識將原語特點恰到好處地轉換成譯文讀者的語言特點。在翻譯時,應將文本的全部因素考慮進去,先選擇、調整詞匯,再替換語言形式。語言維的轉換特點便是對語言形式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
例 1:The Inspector exclaimed in surprise, “You were Emma Johnson four or five years ago when I was a lecturer at the Training College.”
譯文:督察員驚呼:“你不是四五年前我在師范學院當講師那會兒的艾瑪·約翰遜嗎?”
本句話按字面應翻譯為“你是四五年前我在師范學院當講師那會兒的艾瑪·約翰遜”,但漢語和英語在語言表達層面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且該句中的“exclaimed”、“surprise”等詞足以證明作者想向讀者描繪的是當時主人公偶遇熟人時的震驚和難以相信的心情,故譯者對語言形式進行了調整并采用了正反反正譯法將此句翻譯成“你不是四五年前我在師范學院當講師那會兒的艾瑪·約翰遜嗎”,這樣可以生動地表達出主人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卻又難以掩蓋激動之情。譯者這樣處理既實現了原作者的意圖,又使讀者容易理解。
(二)文化維適應性選擇轉換。文化維適應性選擇轉換的要點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雙語文化內涵的傳遞和闡釋。無論是從性質還是內容上看,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都截然不同。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應先考慮運用什么方法進行翻譯,是選擇異化手段,還是采用歸化轉換。這就需要譯者充分考慮文本的語言文化屬于哪個范疇。
例 2:Then he had to jerk the steering wheel violently as a suicidal rabbit flung itself out of the shrubbery. “Missed the bugger!” he found himself shouting.
譯文:就在這時,一只兔子嗖地從灌木林中蹦出來,特拉弗斯猛地轉動方向盤。“該死的小家伙不要命了”,他不禁叫喊。
本句中的“bugger”是俚語,通常用來表示不滿或對某人某事的不悅或驚訝。根據語境得知主人公當時是為險些撞死突然躥出來的小兔子而后怕。譯者從文化維的角度分析,采用了增詞法和意譯法將此處譯成“該死的小家伙不要命了”,這樣最能表達出他事后后怕和驚恐的情緒。這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內涵,又使譯文讀者思路清晰,符合生態翻譯理論的文化維適應性選擇轉換的原則。
(三)交際維適應性選擇轉換。交際維的轉換是要求譯者在翻譯時達到兩種語言交際目的的適應選擇轉換。這就需要譯者在譯作時,不僅要正確地轉換語言信息,還要合理地傳遞文化內涵,同時要注意優先考慮交際上的轉換,留意是否將原作者的情感完美地展現給讀者,使得讀者領會原作者的意圖,從而實現原作者與譯文讀者間的交際目的。
例 3:“I think Olive Swaine has wee’d herself,” called a chubby blonde-haired member of the group on the mat.
譯文:“我覺著奧利弗·斯維尼好像尿褲子了,”毯子上一個胖乎乎的金發小不點說道。
本句中的“wee’d”一詞在高階牛津詞典查到的意思為“合理的”,但從交際維適應性選擇轉換的角度分析,此句的交際意圖在下文中可體現出來,故譯者采用了異化的手段將此處譯成“尿褲子”,這樣既保留了原作者的寫作目的,又使譯文讀者更好地領悟原作者的情感。符合生態翻譯學理論的交際維適應性選擇轉換的原則。
例4: “Sir, we have been expecting you all week. So pleased you could come here and see over our school.”
譯文:“先生,我們盼您整整一周啦,很榮幸您能親臨我校進行指導”。
本句按字面可解釋為“很高興你能來到這里視察我校。”按原語思維看本句并無不妥,作者想表達的就是校長對督察員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但考慮到譯語的交際習慣,一般領導到地方視察,被檢查方都會用“親臨”一詞來表示歡迎。故譯者采用了增詞法將此處調整為“很榮幸您能親臨我校進行指導”,這樣既達到了交際意圖,又未偏離原語本意。
譯者以“三維”轉換為指導對文本進行分析,這不僅沒有丟失原文作者要表達的意圖,而且還更高層次地表現了語意語境,從而使譯文讀者輕易地感受到了原作者的情感。本文基于生態翻譯學,從多維轉換視角分析《欽差大臣》漢譯文,體現了生態翻譯學在指導翻譯過程中的作用及對翻譯實踐具有良好的實際指導意義。
[1]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翻譯與跨文化研究:整合與創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韓竹林,陳慧.關聯理論與生態翻譯理論的比較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2013,(10):132-133.
H059
A
1007-0125(2017)15-0222-02
魏 琦(1992-),女,黑龍江雙鴨山人,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級在讀翻譯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澳大利亞文學翻譯研究。
2016 年度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WY2016039-B);牡丹江師范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MSY-YJG-201602008);牡丹江師范學院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16-JG18012)。